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因素与优化研究

2019-08-27 20:50陈艺平
管理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项目管理优化

陈艺平

[摘 要]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面广,施工流程也相对比较复杂,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系统工程。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种类与规模的不断壮大,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与效果。当前建筑行业在项目的风险管理上仍存在部分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与总结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因素,旨在提升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优化管理过程,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风险因素 优化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志码:A

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正常开展,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项目管理中风险因素导致的损失也逐渐增多,建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往往增加了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随着风险因素的增加,往往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失败。当前国内许多专家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风险控制与管理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基于这些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旨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因素的构成与分类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首先应了解管理中的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根据风险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业主的风险、承包人的风险、监理咨询的风险与国别风险四大类。业主的风险:业主的风险又可细化为业主方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风险,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工程所在地恶劣气候条件可能造成的业主损失或工程威胁,依据合同业主应承担的其他风险(特殊风险)[1]。其中,特殊风险是业主依据合同需要承担的,与承包人无关,这类风险包含工程所在地战争、暴乱或内战引起的风险,业主占用永久性工程引起的风险与业主方设计不当引起的风险等。承包人的风险:承包人在工程项目决策上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风险,合同约定或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承包人在项目的施工与设计上履行法律责任或人事责任等潜在的风险。监理咨询的风险又可分为业主对工程的错误干预风险,承包人投标违规或商业素养风险,咨询监理工程师设计失误或自身能力不足引发的风险。国别风险可以分为工程所在国的政治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国家经济实力不足或经济调控中潜在的不确定风险,金融或投资失败引发的经济风险,社会信仰或社会文化水平引起的风险等。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还可分为项目内风险或项目外风险,具体如表1所示。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涉及较多的资金投入,资金的分拨往往分为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三部分,这样就导致建筑施工资金的不足,相应的施工单位在风险管理资金的投入上就十分有限,相关领导者忽略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设单位除了合同约束施工单位外,还会设置附加条款,将潜在的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这样看似建设单位将风险降到最低,但是在风险扩大到施工单位无法承担时,就会造成建设单位目标无法完成,造成无法弥补的局面[2]。随着施工单位的逐渐增加,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一旦施工单位的风险意识不足,就会造成風险评估的欠缺。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就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在资金出现断层时就会引起工程质量的下降或工程进度的延期,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或施工单位经营不善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受到风险因素认识的局限性,往往忽略管理机制的应用,导致风险的防范措施不足,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虽然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观念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结合当前的发展来看,这些企业的管理机制大都停留在表面,只能暂时性的避免风险的发生,缺乏长效的保护机制与完善的管理指引。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部分的重要性,更没有将其应用到企业内部的组织框架上,导致企业的风险管控体系无法正常运作,措施的执行受到限制。

(三)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不断渗透,大部分企业意识到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虽然引进了部分风险管理系统,但没有将其转化为企业可用的体系,降低了体系的效果与适应性。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时期,投标单位如果研究的项目可靠性不足,没有进行全面的收集信息,就可能导致投标的盲目性,不能真实体现出报价的全面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3]。此外在预算方面,如果不能考虑到各种突发风险因素,很可能导致在风险降临时企业应对能力的不足。这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归根到底都是企业的风险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使企业缺乏风险管理能力与风险应对能力。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识别

工程项目涉及较多的方面,一旦开工,将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应加强对风险的前期识别。项目的设计阶段应针对项目的特点、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导向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设计时对各种风险进行验证与规划,利用科学的手段,提升目标的合理性。设计图纸的绘制与检查等流程应严格按相关标准进行,避免施工中出现图纸不合理或工程变更的出现。在项目的施工前期存在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与经济风险等,一般而言,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可以减少相应的风险投入;不可抗力风险则可以借鉴类似工程或当地气候特征等数据,通过全面的汇总资料,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可抗力风险的出现;经济风险的可变性较大,可能由市场因素造成,也可能由经营模式导致,因此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手段进行控制。

(二)风险的转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要规避风险多依赖工程保险的形式或非保险类的合同形式,这两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利益。非保险的形式主要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各种风险分摊给供应商、设计方或质量监理单位,通过合同进行风险的转移与质量的约束[4]。工程保险可以保护经营单位的利益,将各种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保险的形式进行保障,使施工环节、设备故障、意外事故与自然灾害等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施工过程的风险防范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可能来自建设单位的设计变更,可能来自环境影响,也可能来自合同约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首先对保险合同进行仔细审核,降低施工中潜在风险导致的损失;其次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避免不合格原材的混入,采用严格的监督或审查手段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最后在项目的验收环节,配合验收部门进行严格的鉴定,将风险发现在初期。

四、结语

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因素的组成与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便于建筑行业认识到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综上,文章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可以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0):128.

[2]彭品艳.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研究[C]//2018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3]张维维,李凌炜,王建宝.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4):279- 280.

[4]杨晓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J].工业, 2017(16):203.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项目管理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