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构建与提升路径

2019-08-27 20:50李璐璐谢雨初陈倩
管理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工

李璐璐 谢雨初 陈倩

[摘 要] 农民工返乡置业热潮不断兴起,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返乡创业。返乡创业不仅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文章探讨了政府出台的鼓励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分析当前我国返乡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人才创业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积极性,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喜人的成就,但也产生了部分农民工的权益纠纷等负面现象,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时代发展和农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背景下,研究农民工返乡的社会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创业政策环境

(1)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政策;(2)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3)2018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4)2017年发布《关于开展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 -2020年)的通知》。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基本情况

返乡创业潮推动了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中国社会本身存在“城市一元、农村一元的城乡分隔差异状态”的二元社会结构[1]以及“工农业产品交换,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小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的“剪刀差” [2]等内外部因素,导致返乡创业产生很多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7亿,全国返乡创业农民工约537万人,其中参加政府补贴性创业培训75.8万人次[3]。

受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民工潮”已经退热;政府大力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创新创业,已有数以千计的农民工回乡开掘个体产业。在这群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中,80%以上是新产业、新业态和產业融合项目,其中54%都运用了网络等现代手段。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新兴态势,返乡创业出现总进程加快。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总进程不断加快

农民工群体因其自身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般,已无法满足产业进步的需求。面临过大的竞争压力、家庭压力甚至失业困境,更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带着在城市中接受的新思想、学习的新技能、获取的资本返乡创业。

2.创业人数多,领域宽

自2014年“春潮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开展具有政府补贴性农民工性质的培训3 856万人次。随着国家对返乡创业投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据调查显示,返乡创业基本覆盖一、二、三产业,呈现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3.政府不断完善制定政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返乡创业的重要政策文件,在返乡创业问题上着力稳定态势和扩大实行渠道;贯彻落实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问题的相关政策;打破二元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促进社会融合。

三、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低文化水平、低创新意识造成农民工创业巨大缺口

据2017年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数据,中国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2.6%,而学历为大专及以上仅占10.9%,这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是大多数农民工坚守“老老实实一辈子”的人生信条,由此得出低创新意识的结论。创业过程需要全方面的知识体系支撑,若缺乏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创业工作难以进行。

(二)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创业资金获得数额较低

在农民工低学历的背景下,难以凭借自身知识水平得到更多创业知识,对于获取创业资金的渠道更难以探寻。而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创业资金获取渠道较少,准入机制较为严格,多数农民工因难以达到贷款条件无法获取创业资金,而获取到创业资金的农民工绝大多数难以维持其创业的整个过程,导致不少项目“夭折”在缺乏资金的摇篮[4]。

(三)农民工创业必需的管理能力普遍欠缺,管理技能掌握较少

据农民工从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且主要为体力劳动。在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其管理知识及能力限制了创业的脚步。结合农民工学历背景以及工作经验,达到较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是难以实现的。

(四)政府对农民工创业管理不到位

农民工的创业需要政府在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农民工和政府在不同角度各有优势,农民凭借切身的生活经历和特有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政府可凭借自身特殊的工作性质,为农民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并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方式,确保农民工创业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但我国农民工创业正是缺少这一方面的支持,使投入农民工创业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资金回报和预期的创业成果,没有达到农民工创业工程发展进步的效果。

(五)农民工创业支持政策少,优惠力度小,税收压力大

国家加大了对于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定力度,但这些政策过多集中于创业兴致高、创业次数多的农村地区,对于缺乏创业热情地区的创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形成了农民工创业的“马太效应”,导致各个地区创业政策支持不平衡,创业发展状况也就不平衡,不能促进各个地区的农民工创业的发展。从创业税收政策来看,政策对与发展科技科研创业扶持力度更大,提供免征税的政策,但众多农民创业领域不涉及科研创业,不能享有免税的政策优惠,农民工创业过程依旧艰辛。

四、对策和建议

上述内容提及了农民工创业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題,可以了解到农民工创业依旧任重而道远,为改善农民工创业现状,合理解决农民工创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建设,为农民创业提供知识技能支撑

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先要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创业必备知识缺乏、创业意识低的问题。加强农村教育建设,让农民接受更先进、更优质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多知识储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

(二)控制农民工创业培训力度,丰富农民工创业指导形式

仅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对于农民工创业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农民工创业不仅需要优质的系统培训,也需要更多的指导形式,比如创业成功的农民工宣讲活动和经验分享会、到有先进创业项目的村落进行参观和学习,成功创业者的“传帮带”等。

(三)丰富创业资金渠道,加大资金运行管理力度

现阶段,农民工创业资金的来源与银行和企业,一些信贷公司在其中也起到作用,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相对匮乏,这需要政府率先加大鼓励力度,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丰富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为提高资金运行的有效性,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对创业进程和资金运用状况做有效监督,避免由于不合理的资金运用导致创业失败的情况,一定的监督和控制资金运转的进度和情况有利于创业项目资金链的合理平稳运行。

(四)优化农民工创业支持,形成独立创业服务机构

针对农民工创业难,创业持续难的问题,国家可设立独立的服务机构,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创业支持提供系统化的服务,并设立相关的创业基地和创业平台,以吸引和支持更多的农民工了解和参与创业。如此庞大的创业服务机构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维持该机构的有效运转,在该机构参与培训和享受到支持服务的创业成功者应该为该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创业,支持更多农民工走上致富之路,丰富我国产业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再添光彩。

参考文献:

[1]刘祖云.论社会转型与二元社会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25(1):82- 88.

[2]涂学林,张晖.剪刀差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6):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3.

[4]王洁琼,孙泽厚.新型农业创业人才三维资本、创业环境与创业企业绩效[J].中国农村经济,2018(2):67.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