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利用

2019-08-27 03:41宋薇薇
学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教学中学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常涉及地理知识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也是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有其必要性,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备战中高考。因此,教师要提升学生有效利用历史地图的能力,就要选择恰当的历史地图,教会学生正确识图、读图,并安排适量的练习。

关键词:历史地图;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6-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098

中国古代史部分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开端和重点,其中经常涉及一些地理知识和空间概念,梁启超曾谈到:“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室而拔其础也。”[1]因此,为指导学生学好中国古代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向学生渗透必要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概念。但是部分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实际经验出发,探究在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当如何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

一、选题原因

首先,历史地图对历史学习和教学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要求“左图右史”,因此在历史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历史地图的优势和作用。

其次,经修改的中学历史课标对空间概念和历史地图的学习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课标“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中提到“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2]“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3]等等;高中课标中“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这些要求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反映出中学中国古代史部分对空间概念和历史地图学习与利用的重视和高要求。

尽管历史地图很重要,课标对其也有具体的要求。但是历史地图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笔者上中学期间,历史教师很少利用历史地图教授中国古代史,也很少深入分析地图,更不教导我们如何识图、读图,我认为教学上的刻意忽视主要源于教师知识能力上的欠缺,这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忽视和知识、能力上的欠缺。

现今,中学生普遍缺乏历史地图知识和识图、读图能力。笔者实习期间的授课内容正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5],其中涉及大量历史地图,课标要求学生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提取信息,这是在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而很多学生难以从图中提取、重组有效信息,甚至有小部分学生不会识图。这表明在之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忽视了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没能掌握历史地图的知识,缺乏相应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探究在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当如何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

二、概念界定

“历史地图”是“‘今人以其所在时代的当代地图为底图,依照‘今人需要,以历史上某一年代或时期的地理状况为内容而编制的地图”[6],其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是显示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的地图”[7]

本文所涉及的教材和课标情况如下: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和2016年版);高中必修一、二、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三、在中学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中学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还有不少文言文史料。这给学生理解教材内容造成困难,而文字也难以描述直观性、动态性较强的历史现象和过程。

以“张骞通西域”为例,如果仅用文字来描述张骞通西域的路线,不仅文字所占篇幅较长,而且还会出现描述不清等问题,这会造成学生理解、记忆困难。但是如果用《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就能直观、动态地反映这一历史过程。

历史地图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和过程,加深学生对教材与史料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二)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中国古代史部分作为中学历史学习的開端,教师应当在这一阶段就注重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仅仅依靠文字来讲述历史知识,这种方式平面、片面,难以使这些历史知识和空间概念产生联系,也就无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仅用语言文字描述战争形势,难以使学生了解战争发展的全貌,他们强行记住的只是几个孤立的地名和人名。但如果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来教学,不仅能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而且也可以帮学生串联起地名和人名,在脑中形成一幅立体的空间图,从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但是中国古代史年代久远,内容繁冗,如果教师仅仅利用文字讲解中国古代史,学生难以理解其内容,长此以往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历史地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攻克了学生的学习难点,也就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地图,设计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帮助学生备战中高考

诚然学习不应当以考试为目的,但是大多数中学生必须参加中高考这类选拔性考试。

在中高考历史科目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关于历史地图的试题不少且所占分值较高。2013年高考选择题第13题(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2014年高考选择题第12题、2015年高考非选择题第40题(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2016年高考选择题第12题、2017年高考非选择题第41题等都涉及历史地图。

在面对这类涉及历史地图的试题时,学生审题、解题需要相应的历史地图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教师在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透给学生。

四、如何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

在中学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有其必要性。那么应当如何恰当地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呢?

(一)选择恰当的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按照性质可分为政治形势图、战争形势图、交通路线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能够正确反映史实的历史地图。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历史研究情况,注意搜集、更新历史地图。选择恰当的历史地图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正确识图、读图

正确识图就是知道历史地图上的符号、线条、颜色等所代表的含义,这需要正确理解历史地图的图例。在正确识图的基础上是正确读图。阅读地图就是明白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知识,例如背景、目的、过程、影响意义等。

教师应当先学会如何正确地识图、读图,提升能力,掌握方法。后将正确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识图、读图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分析与讲解,否则只是流于形式。正确识图、读图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安排适量的练习

安排适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地图的知识和方法,提升能力。

练习的类型多样,可以是选择题、简答题等试题类,也可以是完善或绘制历史地图等画图类。注意适量性原则,练习不应过多,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要太少,否则会难以达到目的;还应注意针对性原则,抓住学习重点。

安排适量的练习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的有效复习。

综上所述,在中学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历史地图,这样才能更形象立体地展现中国古代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学好中国古代史。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地理沿革图[A].饮冰室合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9: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5]《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470.

[7]高茂兵.试论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利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1.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簡介:宋薇薇(1993— ),女,汉族,北京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秦汉方向。

猜你喜欢
历史地图历史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