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路径研究

2019-08-27 03:41吴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扶志高职教育

摘 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扶智靠教育”,高职教育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的优势及现在存在的问题,研究从对农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到技能及创新创业培训的路径,形成从“扶志”到“扶智”的“精准培训”模式,为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精准培训;扶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不仅是依靠政府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倾向于教育、企业及社会的帮助。我国学者林乘东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功能,应该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以此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目前,全国扶贫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的阶段,高职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授业解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我们要充分运用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优势,为农村学生提供从心理到技能到就业的培训,既能从主观思想上脱贫又能从技能掌握和就业上脱贫,达到“认真培训、成功就业、真正脱贫”的效果。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的优势及现在存在的问题,研究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的路径。从注重农村学生心理培训,让他们放下因贫困而导致的自卑心理,能够自信、乐观的面向社会,心存感恩之心;通过技术、技能的培训,在学生学习的时间段能够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在技能上更上一层;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回到农村后能够为农村振兴、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高职院校“精准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

(一)高职院校教育培训目标明确

职业教育侧重培养的是技能型、实践性人才,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目标比较明确,培训的时间也比较集中,这样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就业技能。时间段、效果好,更能够被农村家庭接受。

(二)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师资集中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集中一批相关专业的师资人才,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及技术知识的培训给予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从企业聘用了一批具有实践、技术经验的企业老师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更能够在实践上获取企业运行中的一线知识,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教育具备行业优势

高职院校教育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務及顶岗实习等方面达成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为企业提供教学场地等资源。企业给予学校资本、技术、设备设施及实训场地等支持。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达到培养企业一线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具备行业优势,培养的高职学生更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达到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针对农村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模式,更多的是利用课程的安排固定进行,这样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从主观到客观改变其思维模式的目的,不能更好的解决全面脱贫的问题。师资力量上,高职院校按照现有的招聘模式,招聘的老师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及操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与企业融合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企业仅仅负责学生的实习,学生在校的二年多时间里不能积极的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及学习上的沟通。因此产教融合还应更加贴切一些,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为农村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

三、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路径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培训”,达到“扶志”目的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高职院校对农村学生的成才、教育和管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再穷不能穷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知识和实践的能力,同时让他们从心理的“脱贫”,才能达到“扶志”的效果。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他们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同学相比有着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使他们能够乐观向上,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关注及重视的地方。通过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能够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最终形成“自助、互助与助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培训”,达到“扶志”目的:

(1)根据农村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导致的交往困难问题、学习困难问题或经济压力导致的焦虑等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级所出现不同的心理状况,每个学期有针对性的进行短期的心理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从而能够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2)不定期的开展团队心理辅导,通过团队心理辅导让农村学生在辅导中找到自我,释放压力。树立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健康人格。

(3)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线上培训课程,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心理知识,并能够通过自学的知识达到自助的目的。

以上三种方式是一个从他助到自助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农村学生更加自信、乐观。

(二)因材施教,做好技能、创业能力的“精准培训”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针对农村学生的培训机制更多的是要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本质区别。因此,对于高职农村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做好技术、技能的“精准培训”。

(1)高职院校应有组织的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学生掌握技术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农村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就意味着各个专业可以与相关工种的培训相结合,通过专业对相关工种培训,提高农村学生的就业能力。

(2)实践课程是高职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的必要环节,要发挥好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功能,建立扶贫示范点,带领学生到贫困地区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利用贫困地区的有利环境来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怀化地区进行黄鳝养殖的知识普及,得到了该村农民的认同。通过实践课程的培训鼓励农村学生热爱农村,愿意回到农村地区就业。

(3)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优势,引导企业能够充分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培训中。为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技术层面和实践教学的支撑,特别是对农村学生进行劳动观和就业观的培训,突出能力本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核心能力。企业可以在学院根据企业本身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设立订单式培训,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还可以建立有效的一对一贫困帮扶机制,对相关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素质,不断实现其竞争力的延伸和拓展。

(4)提高高职农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更应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也很大程度为学生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一是增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训,通过学院课程的规划做好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运用好线上线下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是通过创新创业平台,做好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培训,利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平台,有意识的对农村学生适合创业的项目,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实际操作的培训;三是积极鼓励农村学生回农村创业,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所在家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通过从心理到技能到创新创业的培训衔接,形成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精准培训”模式。如下图1:

高职院校精準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通过学校、企业及政府的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中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创新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脱贫的优势,用“精准培训”的模式,达到“扶志”和“扶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7/1027/c1001-29613459.html,2017-10-27/2018-01-23.

[2] 王佳.李期.“精准培训”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0):238-239.

[3] 杨海平.基于精准视阈的教育扶贫策略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9):39-40.

基金项目:文章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农村精准扶贫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17CZY019。

作者简介:吴莎(1983.05- ),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猜你喜欢
扶志高职教育
天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扶贫“组合拳” 以扶志促脱贫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