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019-08-27 03:41尚慧杰耿奥运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

尚慧杰 耿奥运

摘 要:西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传统农牧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地区,以藏传佛教为主体民族文化的宗教地区,更是国际反华势力和境外分裂分子阴谋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焦点所在,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是国家在新时期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高国家认同感,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国家认同感;爱国主义;中小学生;大学生

一、国家认同感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所谓国家认同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的深刻认同,它是建立在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和政治身份之上的归属感。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国家认同感非常重要。真正的爱国表现,就是要对国家抱有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豪于祖国新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履行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义务。国家认同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文化的外延和内涵,尤其着重提高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意义

开展西藏自治区国家认同感教育是推动民族地区建设的现实需要。西藏自治区学生由于所处环境、接受教育以及当地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不同,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同时,藏族学生是西藏自治区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国家认同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会在本民族地区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对本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当代西藏自治区民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当前西藏自治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西藏自治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1)学校除课堂教学之外,较少开展其他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基于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分析,审视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和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家的政策指向还是学校教育的文本教材,都明显的存在着概念不清、话语混乱、指向不明的情形。有关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常常杂蹂在一起,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施行增添了困惑,同时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从教育途径来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还是校园文化,都应当体现出自身应有的特点。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极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接受其他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在频率还是频数上都非常有限。并且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内容空洞,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

(2)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陷于模式化

藏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陷于模式化,缺乏创造性,基本没有体现开拓创新或更易于让学生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较为僵化。在教育方法上,灌输式教育仍然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藏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非简单的教和学的过程,其覆盖的范围应当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访谈得知,藏区大学阶段主要是以各个学生党支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主阵地开展,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要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主阵地开展,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则主要是以中国少年先锋队为主阵地开展活动。通常情况下,教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习惯以道德高位者的姿态来教导学生,喜欢谆谆教诲的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常常会导致藏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一种错误认识即单方面认为教师只要讲授了爱国内容知识,就能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有所提升,达到塑造爱国情感的目的。

(二)原因

有关民族政策的教育开展不够。民族政策是调整民族关系和实现民族利益的工具和手段,由于藏区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藏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常常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藏区家庭的负担。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率先解决高原农牧民子女的生活问题和求学的后顾之忧,并且每年都向藏区学校提供“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然而藏区学生对民族政策的了解差強人意,尤其是小学生和中学生,基本上对民族政策了解不多,而中小学生基本上代表了绝大多数的藏区学生。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较为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但是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看法却并不乐观。这就需要藏区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拓展和革新。

三、培养藏区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时效性

(一)同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多元文化时代的本民族文化。藏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藏族文化的继承者。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藏族文化必然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自身也面临着发展、交流与更新的使命。我们应该明确文化的发展方向,用正确的文化心态对民族自身发展做历史的把握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化理性和自主意识。藏区传统文化被赋予了很强烈的宗教色彩,其中不可避免的带着非理性色彩,离现代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理性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二)继承藏区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

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发展,在此过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内地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特点的教育方法。首先,藏民族文化生态的现代性发展要重视民族行为习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当地的行为习惯。其次,要找到作为教育内容的爱国主义文化与藏区民族文化之间的嫁接点。

(三)结合民族政治理论与政策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公民价值取向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是调整民族关系和实现民族利益的工具和手段,是一个极其庞杂而且彼此存在较大差别但又相互关联的体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解决之道路,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自觉地将宣传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让藏区学生在掌握民族政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在心中牢记祖国利益至上的原则,更深刻地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渗透到藏族学生的精神层面,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发挥节假日等象征性符号在国家认同感建构中的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同时不要忽略虚拟网络世界,通过网络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是抵制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充分利用网的开放性容易被人围观的特性营造热点,通过适当的途径原本严的思想教育改造成比较娱乐的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将形式单一的说教方式改变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各种类型的体验活动。

参考文献

[1] 韦文荣,李秀芳.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研——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J].高教论坛,2016(03).

[2] 王新明.藏区中小学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徐柏才,孙明福.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与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1(17).

[4]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尚慧杰(1996- ),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耿奥运(1992- ),男,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