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8-27 03:41戴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专业化高校

摘 要:志愿服务类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还未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所办的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受助者需求的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热情,造成高校公益资源的极大浪费。专业化是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积极整合资源,发挥高校师生的专业优势,探索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務;专业化

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得很快,各高校的志愿型社团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2017年12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由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施行。志愿服务类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走进社会,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除了科学研究还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应立足于学科和专业特色,使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将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目前在我国的公益慈善领域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高校规模不一的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团也无章可循,大多数还未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考核-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权益保障”体系。部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还停留在“只讲场面、不讲效果,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有乐无教、流于形式的情况”。很多学生在没有很好地认知自我、掌握技能的情况下以“打杂”的角色简单地参与和其不匹配的活动,不能满足受助者需求的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热情,造成高校公益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调研组面向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在校生发放纸质问卷共430份,收回有效问卷419份,并对最终回收的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被调查对象中有95.0%的人参加过志愿活动,37%的人认为,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起到了活动本身应该有的作用,且作用很大;53.22%的被访者认为作用有一点,但是存在局限性,4.8%的人认为实际作用不大,只是表面功夫,形式主义。相比于中学学生,高校学生大多已经成年,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相比于社会志愿者,高校学生会因为学校中活跃的各种志愿服务团体及校方不同程度地考核,有时间、有精力、有意识地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因此大型活动、暑期三下乡、社区慰问和敬老携幼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很大比例是由高校学生群体为主的志愿者参加的。由此可见,很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使命感非常强,但由于部分志愿服务社团存在运营不规范、组织能力不足等问题,很难达到活动效果。

一、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发展时代,多数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决定了他们对志愿服务在认识理解方面还不够准确;高校志愿团体对志愿者专业培训不充分使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还不够充沛;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和专业的结合不紧密使学生无法学以致用;以上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转型。

(一)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理解不准确

随着对志愿服务的大力推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被纳入高校实践学分管理,部分地区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也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而如果学生申请外国高校入学资格,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影响更大,不免使一些学生抱着功利心去换取以后求职升学的胜多机会。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志愿服务类组织抓住了“95后”热衷体验新鲜事物的心理,会在成员招募期间推出大量充斥着“享乐主义”的宣传,使涉世不深的高校学生带着的功利心去报名志愿服务活动,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有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会借由此途径夸大宣传活动中的福利,以海外项目等诱惑力大、查证真实性难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名义骗取学生信任后,将“志愿服务”变成了“兼职打工”,甚至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非法活动。

(二)高校志愿团体对志愿者专业培训不充分

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学生志愿者群体日渐庞大,但良莠不齐的问题日渐突出。在调查中发现92.6%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志愿团体、组织去了解志愿活动,如果各高校没有一套科学高效的招募选拔、培训考核制度,以标准化和专业化地理念培养志愿者,志愿者不仅很难长久坚持下去。而且在开展活动中,志愿者不专业甚至错误的作法也使服务对象给出的评价不佳。近几年,常常发生的雷锋月福利院"爱心档期"爆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知识储备不充分使大家缺乏思路去开展新颖、有深度的志愿服务,不得不老调重弹去开展同质化的活动,使显而易见又容易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许多志愿组织争相争夺的资源。

(三)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和专业的结合不紧密

传统的志愿服务偏重于问寒问暖等“体力型”的活动形式、十几年如一日,没有特别的技能要求。调查中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是阻碍他们参加志愿活动主要原因,明显高于“找不到组织和途径”等其他因素。相比于安全保障、强度难度、活动奖励等因素,被调查学生在报名参与志愿活动时更看重活动意义。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少有高校特色的、跟学业相关度不大的志愿服务活动会使思维活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95后”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因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而感到乏味甚至是“浪费时间”,在对志愿者没有挑战性和新鲜感的刺激后便使他们难再花时间去融入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并且,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体验感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他们毕业后是否还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及投入的时间及精力。

二、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途径

《志愿服务条例》中第二十三条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专业化是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并推进其正常运行,发挥高校师生的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探索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长效机制。

(一)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立完善的高校志愿服务体系

高校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充沛的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志愿服务潜能,所以应在此基础上以《志愿服务条例》为准则,建立健全面向高校师生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考核-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权益保障”体系,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的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实现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过程中不能只靠学生,还应积极盘活教师资源,实现高校全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新局面。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让专业扎实、团队强大的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改变目前“短平快”的现状,孵化出具有“持久性、创造性、时代性”的志愿服务。

(二)树立典型,打造品牌,积极营造专业化志愿服务氛围

“95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非常强,强制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不仅效果不佳,且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反感。应该积极挖掘宣传典型人物和案例,可以借鉴“感动中国”等形式,以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将志愿服务精神进行传播,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同时也可以引领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认可。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应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的层次上,而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把志愿服务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发掘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使学生学以致用,以己之力用更专业的手段切实帮助到他人,吸引更多青年人参与,实現动员参与好自愿加入相结合起来。例如2017年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礼。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赵隽咏,李玉珠.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5):40-42.

[2] 志愿服务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6):4-7.

作者简介:戴丹(1989.01- ),汉族,山东日照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高校共青团。

猜你喜欢
专业化高校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