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朗读教学优化策略

2019-08-27 01:28陆玉龙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效朗读创新

陆玉龙

摘  要:当前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对应的策略有三:一是创新朗读形式,诸如配乐朗诵、情境朗诵、朗诵比赛等;二是创新教师角色,最佳的角色是导游,导游者,重在“导”,诱引人去“游”,移之于教学,正切合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三是创新评价方式,集中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发力。

关键词:朗读  创新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136-02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从古到今,语文学习都特别看重朗读,一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圭臬。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在特别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活动教学为主的今天,朗读越来越得到重视。

当前,我们的朗读教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味地让学生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形式单一;一味的强调书声朗朗,热热闹闹,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之弊,学生失去了静思默想的时间;一味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总是那么几句,“读得很棒” “读得很流畅”“读得很有感情”,笼统乏味,缺乏针对性。久之,造成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或兴趣不高,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更遑论由朗读派生出来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了。对应上述问题,策略有三。

1   创新朗读形式

除了常态化的集体朗读、个人朗读之外,如今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为朗读教学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资源平台。

1.1 配乐朗读

教师播放名家朗读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教师点拨,学生揣摩,然后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乐声中朗读课文。

1.2 情境朗读

多媒体展示文本相关的图片、视频,如《广玉兰》,教师可以精选与课文描述对应的图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然后要求学生读出文中对应的文句。

左图对应:“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右图对应:“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

再如《三打白骨精》,可以播放电视剧《西游记》里的片段,然后让学朗读品味课文对孙悟空“三打”动作的不同描写,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反映了孙悟空态度及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1.3 比赛朗读

形式可以是随堂比赛,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然后挑出选手开展朗读比赛,学生当评委;也可以分组比赛,评选出朗读最准确的、最响亮的、最流畅的,依旧是学生当评委,多设奖项,旨在激励。形式还可以是专项比赛,专门安排朗诵比赛课,如开展文句积累大赛,学完一课后,让学生把积累的优美的词句或片段朗读或背诵出来,此举既可以培养学生识记、积累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课文,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2   创新教师角色

关于教师角色的界定有多个比喻,笔者以为有两个角色最为恰当,一是导游,二是主持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当好导游。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导游。一个优秀的导游一定可以把看似稀松平常的景点说的引人入胜,把物质遗存无法呈现的历史烟云、名人轶事、野史逸闻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让你感动让你唏嘘让你深思。语文教师面对课文也当如此,让无疑处生疑,让平凡处生趣。导游者,重在“导”,诱引着人去“游”,适时为他们指点迷津。移之于教学,正切合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教学法则。如,教学《春晓》,不妨追問一下,既然“春眠不觉晓”又怎能“处处闻啼鸟”?又怎听得“夜来风雨声”?师生讨论,明确这里有实写,有虚写,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鸟雀已经欢快的鸣叫,诗人睡眼惺忪的看着零落的花瓣,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连夜雨都未觉。读此处,要读出欢悦,读出惊喜,读出陶醉。

其次是做一个智慧的主持人。教师有时真的不能小看了孩子的发现能力和探究能力。还拿《三打白骨精》为例,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一次在湖南上公开课,她像主持人一样调控着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在她的激励下,孩子居然提出了许多让人惊叹令人深思的问题,诸如:

孙悟空的金箍棒一万多斤,为什么不一次就把妖怪打死而要三次?孙悟空三次打的动作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唐僧为什么只会念紧箍咒而不会念松箍咒?

窦老师让学生精读课文,适时援引原著里的文句,播放动画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视频片段,有些问题窦老师让学生当堂讨论求解。有个孩子对三打动作不一样的解释真有新意,第一次,因为白骨精变作一个月貌花容美女的来骗人,可恶,就打你这张花容月貌的脸,让你不能再出来骗人,所以是“劈脸一棒”;第二次,变作“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想必是十分瘦小的,所以是“当头一棒”;第三次,孙悟空见其依旧不知向善,作恶骗人,恨之入骨,又担心师傅阻拦,所以是抡起一棒。而至于为什么不一棒打死,学生也给出了答案,悟空也希望白骨精能有心向善,教训教训她,给她机会,希望她改过,因为妖怪不都是坏的。窦老师给予了这个孩子热情洋溢的褒奖。

有些问题,窦老师没有过多纠缠,要求学生以后从原著中去寻找答答案(本文在教材中属于名著导读)。这就是主持人的作用了,适时的鼓励引导,又能精准的调控局面,不至于让课堂喧闹无边、离题万里,而是课堂热闹而有序。

学生用他们纯净的眼睛和心灵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发现问题并探寻答案,这无疑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的路径,尽管学生的解读未必准确全面,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能发现问题并努力求解,就是最大的收获。语文教学不能忽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要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发现与思考,充分肯定学生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

3   创新评价方式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故而朗读能力的训练及评估毫无疑问当循着“正确、流利、有感情”来发力。同理,对学生课文朗读水平的激励性评价也应该侧重关注这几个方面。评价要具有激励性,但也不能忽略知识的严谨性,要有针对性。既指出存在的不足,又能让学生愉快的接受。诸如“你比上次朗读的音量响亮多了,大家都能听清楚了,效果很好!”“你的某句话读的特别有感情,表情特别生动”等,不一而足。

老师的由衷赞美会使学生在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产生更强烈的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现的动力,由此创建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以上说的评价的针对性,针对性评价就如同针对性赞美,最容易被人接受,听人赞美“你的眼睛真漂亮”会比“你真漂亮”更开心,因为后者总有敷衍应景之嫌疑。

再介绍下互动式评价,可以是师生互动评价,也可以是生生互动评价。孩子的相互评价常常是坦诚而又准确的,因为他们的视角毕竟的最接近的。《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纲要》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就课堂朗读教学而言,这里的互动更多的是指向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互动评价中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并且在互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

孩子读《雾在哪里》“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一个孩子评价他朗读的声音很好听,就是“都”没有读好。“那该怎么读?你示范一下。”老师说。于是这个孩子就声情并茂的读起来,把“都”读得重重的,还有弧度,效果非常好,把雾的顽皮淘气全读出来了。

孩子们在活跃、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新知识,培养了思辩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其它还有分层评价、导向性评价等,为教师所常用,兹不赘述。

要言之,语文教师在处理朗读教学时,要动脑筋,动真情,定能收事半功倍之实效。

参考文献:

[1] 张秉毅.实话实说给语文教学的两点启示[J].中学语文,1999(9).

[2] 吴吉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点评技巧例析[J].教书育人,2015(02).

猜你喜欢
实效朗读创新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