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08-29 08:56刘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人员糖尿病

刘兰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 2573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是指患者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代谢紊乱、血管损伤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患者发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类型,由于患者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在发生糖尿病足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很容易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对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 27 例,年龄 34~75 岁,平均年龄(49.62±7.86)岁。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49.82±7.9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对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给予其并发症预防护理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足部护理,其中首先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足部清洁卫生良好,确保足部干燥,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足部皮肤表面温度和颜色等的变化情况,确保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后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足部神经知觉变化情况,对足部温度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并定时测定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此完成对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为医生的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其次,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足部按摩护理,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期间每日定时对患者的足部进行按摩,按摩时让患者保持全身放松,从足趾开始进行按摩,按摩过程中注意控制力度,尽量以患者感觉到轻微疼痛为宜,按摩至小腿后结束,每日早晚各给予患者1次按摩,按摩持续10 min/次,以此起到促进患者足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浴足护理,主要是在患者每晚睡前指导其泡脚。泡脚时将水温控制在37℃~39℃,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患者完成浴足后立即使用毛巾将其足部水分擦拭干净,尤其要注重足趾间的擦拭,确保患者的足部保持干燥,之后可使用润肤膏对患者进行局部涂抹,防止足部皮肤出现开裂的情况;再者,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足部运动指导,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日定时对下肢进行简单的活动,以简单的关节屈伸及活动为主,包括足趾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以此促使局部血液循环,让患者的组织血液供应得到有效改善;最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部创面护理,主要是针对足部有水疱或溃疡形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大水疱进行液体抽取,抽取时应确保在无菌条件下完成。小水疱则使用无菌纱布进行爆炸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良好。患者的水疱结痂后应禁止人为剥落,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对于足部皮肤溃破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碘伏消毒处理,3~5次/d,保持创面局部清洁,将患者的患侧肢体抬高伸直,并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氧疗或红外线照射治疗等。患者创面发生浅表感染时应及时给予其抗生素治疗,及时清创并给予局部敷料,使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进行局部清洗,并指导患者做好对创面的护理等。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具体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基本消失,基本能正常开展日常活动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需要在他人协助下开展日常活动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且不能正常开展日常活动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n(%)]和(±s)表示,应用 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数据统计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病程较长且无法治愈,病情持续发展将会对患者的身体正常代谢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各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感觉麻木、刺痛、腹胀、出汗等为主,很容易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并最终导致其生活质量不断下降[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类型,其主要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导致足部软组织及关节系统破坏或畸形,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足部问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导致其生活质量不断下降[3]。因此在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后必须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发生糖尿病足后对其治疗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以此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但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在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后的治疗依从性通常较低,加上患者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了解不足,导致其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4]。因此,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指导,以此降低其糖尿病足发生率,并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护理时不仅要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还要针对糖尿病足的风险因素给予其相应的足部护理,防止其下肢功能因糖尿病足而受损[5]。护理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还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干预,为其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知识,讲解病情不断进展对患者健康的损害,从而让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患者的引导和干预,以此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并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让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实施更加顺利。

该研究对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足部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者预后效果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护理人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