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足伴抑郁症护理中的运用

2019-08-29 08:56辛翠玉连云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病史糖尿病足依从性

辛翠玉,连云玲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 266034)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别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为足部微循环障碍导致坏疽及溃疡的出现,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举措,极易导致截至及感染死亡情况的发生,由于严重的疾病反应,患者继发不良心理状况概率高,严重阻碍疾病的发生[1]。为了深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的112例糖尿病足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比对分析,旨在探究心理干预于护理应用中的反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112例糖尿病足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比对分析,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将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28例男,28例女,最小患者年龄42岁,最大患者年龄71岁,中位年龄(59.62±3.26)岁,最短病史1年,最长病史23年,中位病史(6.85±2.53)年;将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9例男,27例女,最小患者年龄44岁,最大患者年龄 70岁,中位年龄(59.82±3.19)岁,最短病史 18个月,最长病史21年,中位病史(6.91±2.73)年,针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病史及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比对。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经两名医生确诊为糖尿病足伴抑郁症,糖尿病病史≥1年;(2)患者对研究持知情授权;(3)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1)其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2)伴有恶性疾病、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的患者;(3)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患者;(4)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⑴基础护理: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根据患者个人病情进行药物干预,适时开展用药指导,根据口服药物的剂量、联合使用及服用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不要自行加减药物,患者入院后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糖尿病足伴抑郁症疾病的了解,针对溃疡面的护理等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提高患者自护能力[2];给予患者体位制动,将患肢抬高30°~40°,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避免出现水肿及血栓情况;加强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⑵心理护理:针对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心理护理依从性;告知患者抑郁症的危害,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强化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的同时,明确告知疾病可治愈性,帮助患者缓解自身恐惧[4];告知高血糖对创面的影响,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加强对溃疡创面的观察,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病变区发生异味情况,避免患者出现恐慌,坚持人文关怀,及时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同研究组。

1.3 评价标准

研究采用患者自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借助内科自制的患者满意问卷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占比加基本满意占比;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进行评估,根据量表评估数值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心理情绪越好。

1.4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系统对研究比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等数值用[n(%)]表达,χ2配对样本检验,心理状况评分用(±s)表达,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相较

通过给予患者用药依从性自评量表反馈显示,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92.86%,对照组用药依从率为71.43%,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给予两组患者护理满意问卷反馈,研究组满意率为98.21%,对照组满意率为80.36%,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相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相较

通过给予患者情绪量表评估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及HAMD维度评分无差异,可进行后续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HAMA及HAMD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相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相较[(±s),分]

组别H A M A护理前 护理后H A M D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5 6)对照组(n=5 6)t值P值2 1.4 5±4.5 8 2 1.0 9±4.3 8 0.4 2 5 0.6 7 2 6.4 8±2.1 5 1 2.6 8±3.1 8 1 2.0 8 7 0.0 0 0 2 0.1 8±4.1 6 2 0.4 6±4.0 9 0.3 5 9 0.7 2 0 5.9 1±1.9 6 1 1.6 7±3.0 2 1 1.9 7 2 0.0 0 0

3 讨论

糖尿病足由于足部血液循环病变导致动脉灌注相对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溃疡及肢端坏疽等情况,临床发生率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15%左右,多伴随严重感染、血管病变等,加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过高,影响创面预后,加重感染愈合不良情况,临床导致截肢的率高达80%,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内心恐惧,并发抑郁症的概率高于正常人,一定程度上加重疾病治疗难度[5]。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完善,心理护理于临床广泛推广,基于心理看护专科知识,针对患者抑郁情况的高特异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辅以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疾病掌握情况,改善患者内心恐惧,树立治疗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控制血糖有效性,最大程度减低截肢概率。该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者用药依从性自评量表反馈显示,研究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通过给予两组患者护理满意问卷反馈,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通过给予患者情绪量表评估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及HAMD维度评分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HAMA及HAMD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心理护理实施临床反馈较好。

综上所述,于糖尿病足伴抑郁症护理应用中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利于提高整体治疗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史糖尿病足依从性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