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埋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2019-08-29 08:56杨莲倩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置换术疗程穴位

杨莲倩子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人工膝关节置换 (totalkneearthroplasty,TKA)被公认为是治疗中晚期膝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随着经济发展,选择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逐年增加。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粪质[2],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术后极易发生腹胀与便秘[3],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快速康复,该科选取 2016年 6月—2018年 6月为研究时段,使用揿针埋针治疗术后便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为因膝骨性关节炎至江苏省中医院北17病区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住院患者,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组1、组2和组3,每组 50例。组1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6~78岁,平均(65±7)岁;组 2 中男 34 例,女 16 例;年龄 55~79 岁,平均(65±6)岁;组 3中男 30例,女 20例;年龄 52~77岁,平均(64±7)岁;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病例来源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对便秘诊断,患者排便时间约为2 d以上1次,粪便形状上干燥、坚硬,部分严重者难以大便,干燥如栗,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腹胀、疲惫乏力、维纳减退等。

2.1 病例纳入标准

(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2 d内未排便;(2)无影响该次研究顺利开展其他疾病;(3)术式开展前,患者无便秘存在;(4)均知情同意。

2.2 病例脱落标准

(1)依从性差,对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者;(2)治疗期间存在不良反应,后续研究无法顺利开展;(3)受试者自行退出实验。

3 治疗方法

观察期间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上按照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对患者讲解预防便秘相关知识,同时常规开展饮食调护、心理疏导及腹部按摩等。

3.1 组1

组1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术后2 d未解大便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液200 mL口服,3次/d,10 mL/次,3 d为 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3.2 组2

组2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术后2 d未解大便者予以揿针埋针治疗,3 d为 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操作干预前,有效开展健康宣教,讲解实施目的、意义及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取穴位,包括便秘点、天枢、大横、大横、上巨虚、支沟五个穴位。酒精消毒后,利用掀针0.20 mm×1.2 mm针刺,拇指食指将掀针胶布掀起,对准穴位后并缓慢按下,并揿入皮内,操作过程中,应圆环平整贴在皮肤上,利用指腹进行按压,便秘点属于耳穴,选用0.20 mm×0.6 mm的揿针。按压 3次/d,每次持续1 min,保留3 d。天枢和大横穴位于在腹部,对于腹部脂肪较多的患者,为保证能够有效刺激穴位,可适当加大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第一个疗程选择身体左侧穴位,疗程结束时取针,第二个疗程更换为身体右侧穴位,疗程结束时取针。留针期间每日观察揿针是否在位,并督促患者正确按压,取针时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并检查揿针是否完整。

3.3 组3

组3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术后2 d未解大便者同时给予乳果糖口服液200 mL口服 (3次/d,10 mL/次)及揿针埋针治疗,实施前,详细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后续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过程中,3 d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

4 治疗效果

4.1 观察指标

采取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5]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值越低,患者排便情况越通畅。

4.2 首次排便时间

记录受试者在治疗后的首次排便时间。

4.3 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依据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6]标准,分为以下四类标准:痊愈:经过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显效:便秘得到改善,大便性状及时间逐渐恢复正常,大便趋于稍干但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24 h,大便形状好转及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4.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开展数据计算软件为SPSS 19.0统计学软件,行 χ2、t检验, 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s)。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Cleveland功能性便秘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组3评分优于组1和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Cleveland 评分比较[(±s),分]

表1 Cleveland 评分比较[(±s),分]

注:组 3与组 1比较,P<0.05;组 3与组 2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组 1(n=5 0)组 2(n=5 0)组 3(n=5 0)1 9.3 4±5.0 3 1 8.8 5±5.1 6 1 8.5 2±4.8 9 1 5.2 8±5.1 6 1 3.7 2±4.7 1 9.8 4±3.3 3

5.2 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治疗后第一疗程三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组2评分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评分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评分优于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二疗程三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5.3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

3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2评分优于组1,组3评分优于组1和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

6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术后机体气血亏虚,肾阳不足,气虚则传送无力,血虚则肠失濡润,蒸化无能,肠失温润,以致浊阴凝结,而治便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卧床时间长,患者食欲减退,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止痛药的使用,导致患者肠黏膜应激性降低,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疼痛作为骨科常见症状,因术后疼痛影响多数患者不愿翻身或在床上运动,此时机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减少引起便秘产生。同时,当患者排便方式、环境改变下,排便神经抑制会引起便秘[7]。乳果糖作为人工合成双塘,肠道内无法吸收,因此,药物经作用于结肠,并被正常菌群降解成乙酸、乳酸,进一步提高街肠内渗透压,结肠内水分保留过多并起到通便作用,同时,上述两类成分可降低肠道PH值,利于肠道蠕动刺激,乳果糖作为一类益生元,应用过程中利于肠道有益菌生长[8-9]。

《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对埋针疗法进行阐述,其中存在“静以久留”刺法,因掀针作为皮内针中一种,外形酷似图顶针,针柄扁平,针体纤细,中国古代九针作为前形,后续著名针灸家承淡安曾对揿针进行过改进和推广[10],特点为疼痛感轻、见效速度快及操作便捷,适用性强,方便患者应用特点。当针埋入皮下后,利用皮肤、经络从而产生持续、稳定针刺刺激,利于经络气血有序运行,并发挥调整经络脏腑目的,以激发人体正气,达到预防疾病目的[11]。

该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开展掀针治疗,局部具有刺激、疏通经络作用,从而产生传导反射,提高胃部蠕动、消化液分泌,发挥通腑泻实、滋阴通便的作用[12]。其中便秘点是诊断和治疗便秘之要穴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13]、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说:“胃气弱者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有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14]。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内经》:“合治内腑”,适用于调肠和胃,对大肠器机作用为:便秘作为胃肠内气机郁滞,此时胃肠道蠕动减慢,通过针刺作用发挥振奋脾胃阳气作用。支沟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调节三焦之气,三焦之气通畅则肠腑通畅,便秘得愈。诸穴合用,可以通腑泻浊、消积益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便秘。

该研究结果显示,乳果糖口服液及揿针埋针均能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但揿针埋针效果更加显著,疗效更快。揿针埋针不仅可减少患者口服药物、灌肠等痛苦,且操作容易、安全有效,病人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置换术疗程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夏季穴位养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