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在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9-08-29 08:56李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喜炎肢体下肢

李彬

(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寿光 262700)

肺炎好发于老年人群中,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呼吸系统解剖和功能改变,导致患者全身、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下肢骨折亦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骨折后以活动不便、疼痛等为主,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同时,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两种疾病将会相互加重、相互补充,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症支持治疗是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治疗预后较差。喜炎平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但是对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以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开展研究,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 院收治的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 60~89 岁,平均年龄(76.47±4.32)岁;肺炎病程 1~7 d,平均病程(3.41±0.69)d。 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4例,其他3例。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61~91岁,平均年龄(78.29±4.37)岁;肺炎病程 1~8 d,平均病程(3.47±0.72)d。 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 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3例,其他3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老年肺炎、下肢骨折诊断标准;(2)均符合喜炎平注射液药物治疗适应证;(3)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组别胸片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好转C反应蛋白(m g/L)治疗前 治疗后1 5 d观察组(n=4 5)对照组(n=4 5)t值P值8.4 1±1.2 4 1 3.2 6±1.5 2 6.3 9 2 0.0 0 0 4.1 2±0.6 9 9.6 8±0.7 3 9.5 7 1 0.0 0 0 5.3 6±1.1 2 9.4 5±1.3 2 5.3 9 8 0.0 0 0 8.4 1±1.0 9 1 3.5 3±1.2 1 7.3 4 3 0.0 0 0 3 2.6 9±4.3 1 3 2.7 0±4.3 2 1.1 0 2 0.6 9 2 1 6.4 3±3.2 9 2 4.6 1±3.9 4 9.4 8 2 0.0 0 0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肺部其他疾病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近期给予其他方法干预或对该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影响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加强下肢骨折常规处理、干预,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干预、纠正酸碱平衡,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有创或无创呼吸机干预,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输输液治疗;对于感染高危患者给予高危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每次取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 Z20026249)375 mg混合 5%25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 次/d,连续治疗 15 d(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好转及胸片好转时间;采用免疫比浊法完成两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肢体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5、10、15 d肢体功能进行评估,量表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好转及胸片好转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5、10、15 d 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5 d 1 0 d 1 5 d观察组(n=4 5)对照组(n=4 5)t值P值6 3.1 4±4.5 2 6 2.0 9±4.5 0 1.5 9 1 0.0 6 8 7 5.9 8±5.7 8 6 8.8 2±5.6 6 1 5.6 9 3 0.0 0 0 8 3.2 5±6.7 1 7 3.2 4±6.6 8 1 4.9 0 2 0.0 0 0 8 8.5 1±6.7 9 8 0.3 3±5.6 1 1 0.2 8 1 0.0 0 0

3 讨论

近年来,喜炎平注射液在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好转及胸片好转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5 d、10 d、15 d 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喜炎平注射液用于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利于患者恢复。喜炎平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药物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能发挥清热解毒作用,广泛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患者中。现代药理结果表明:将喜炎平用于老年肺炎患者中能穿透病毒细胞,占据病毒复制DNA的结合位点,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复制,实现病毒抑制作用。同时,患者肺炎症状得到改善后能加快肢体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肢体恢复。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用于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喜炎肢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