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人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

2019-08-29 08:56张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麻药硬膜外用量

张磊

(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山东莱芜 271100)

麻醉是指由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患者局部或者全身暂时失去感觉,从而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该文主要研究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人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腰麻是指将麻药由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是指将麻药注入硬膜外腔。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衰退,耐受力较差,导致患者在麻醉期间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的障碍,因此,在对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应用麻药时,不仅要保证麻药的效果,同时也要保证安全性[1]。该文以2017年10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对两种麻药的效果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观察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2例,最小年龄为59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64±2.7)岁,体重在57~74 kg 之间,平均体重为(62±4.5)kg。 对照组 62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为63 岁,最大年龄为 78 岁,平均年龄为(69±5.6)岁,体重在 59~76 kg 之间,平均体重为(63±5.2)kg。 该次研究经医院医学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下肢骨折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55岁以上。(3)自愿参与该研究者。

排除标准:(1)排除冠心病患者。(2)排除脊柱畸形者。(3)排除肾功能不全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基本资料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卧位以及吸氧等基础治疗,同时将麻醉用具严格消毒。

对照组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在L1-2或者L2-3间隙进行穿刺,等到阻力消失后,将导管介入并且固定,后为患者注入利多卡因,之后根据患者麻醉效果适当加用麻药。直到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监测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变化情况,一旦发生患者血压降低到大于30%基础值时,立即为患者注射麻黄碱,心率每分钟小于50次时,为患者注射阿托品。

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在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同观察组,等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将腰麻针接入,确认脑脊液回流正常,在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后将腰麻针退出,并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待10 min后调整麻醉平面,后观察患者麻醉效果,并适当对患者加用麻药,直到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的剂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麻药有效率 麻药效果包括优、良、差。优表示患者注入麻药后身体没有疼痛感且没有不舒适的感觉。良表示患者在注入麻药后有轻微不适感和疼痛感且感觉较为明显。差表示患者在注入麻药后不适感与疼痛感强烈。

1.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观察并记录手术治疗过程中3种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后进行对比。

1.3.3 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手术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的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手术时间并进行记录比较。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麻药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手术时间。麻醉有效率等于优的人数加上良的人数除以该组总人数乘以百分之百。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于心率减慢人数加上恶心呕吐人数加上血压下降人数除以该组总人数乘以百分之百。

1.5 统计方法

该文所有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麻醉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属于计数单位,计数单位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结果,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手术时间属于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结果,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麻药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麻药有效率优的人数为43例,良的人数问19例,差的人数为0例,麻药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麻药有效率优的人数为28例,良的人数为22例,差的人数为12例,麻醉有效率为80.6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麻药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6,P=0.000,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心率减慢发生人数为0例,恶心呕吐发生人数为1例,血压下降发生人数为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心率减慢发生人数为3例,恶心呕吐发生人数为4例,血压下降发生人数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P=0.008,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手术时间

观察组患者麻药用量(4.23±2.84)mL、麻醉起效时间(5.36±2.69)min、以及麻醉手术时间(132.25±12.87)min均短于对照组患者(12.36±3.45)mL、(12.07±3.49)min、(148.38±13.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手术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手术时间(±s)

组别麻药用量(m L)麻醉起效时间(m i n)麻醉手术时间(m i n)观察组(n=6 2)对照组(n=6 2)t值P值4.2 3±2.8 4 1 2.3 6±3.4 5 1 4.3 2 6 0.0 0 0 5.3 6±2.6 9 1 2.0 7±3.4 9 1 1.9 9 0 0.0 0 0 1 3 2.2 5±1 2.8 7 1 4 8.3 8±1 3.1 4 6.9 0 5 0.0 0 0

3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在不断地下降,导致老年人患者接受手术与麻醉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在对于老年人手术治疗中,除了以控制患者的病情为主要目的外,同时也要确保安全性,且老年人发生下肢骨折的发病率极高,因此需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来降低手术风险,该文主要研究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示,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需要手术患者给予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麻醉用量与麻醉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麻药硬膜外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脱单
麻药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