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脂和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08-29 08:57周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检测值痛风性血尿酸

周影

(镇赉县中医院,吉林镇赉 13730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代谢障碍提高了血尿酸含量,在膝关节、大拇指关节和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单钠尿酸盐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血脂和尿酸指标往往出现异常变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痛,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可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如未及时诊断治疗,疼痛感会越来越重难以忍受,此时会损害关节,腐蚀骨质,导致关节变形,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者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为及早发现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促使患者康复,随机选择镇赉县中医院诊治的40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血脂和尿酸检测值的差异性,阐明血脂和尿酸与痛风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诊治40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研究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的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研究组患者符合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准[1],且排除3个月前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继发性痛风和合并糖尿病者。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8~76岁之间,中位年龄49.5岁。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中,男性25名,女性15名;年龄在29~78岁之间,中位年龄52.0岁。影响两组研究对象血脂和尿酸检测值因素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禁食12 h并常规采集次日晨空腹静脉血,常规留取研究对象24 h尿标本,应用同一方法、同批试剂检测研究对象的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以及血尿酸(SUA)和24h尿尿酸(UUA)。检测结果符合质控标准。

1.3 统计方法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和尿酸检测值以(±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相应计量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设定检验水准=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脂检测值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TG、TC、HDL-C和LDL-C检测值分别为 (2.88±0.63)、(5.18±0.59)、(1.28±0.29)mmol/L 和(3.75±0.57)mmol/L,对照组检测值分别为(2.02±0.58)、(4.25±0.62)、(1.60±0.31)和(2.98±0.53)mmol/L,两组研究对象血脂检测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脂指标的比较[(±s),mmol/L]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脂指标的比较[(±s),mmol/L]

组别T G T C H D L-C L D L-C研究组(n=4 0)对照组(n=4 0)t值2.8 8±0.6 3 2.0 2±0.5 8 6.3 5 5.1 8±0.5 9 4.2 5±0.6 2 6.8 7 1.2 8±0.2 9 1.6 0±0.3 1 4.7 7 3.7 5±0.5 7 2.9 8±0.5 3 6.2 6

2.2 两组患者尿酸检测值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SUA检测值为 (533.30±50.24)μmol/L,UUA 检测值为(3.58±0.42)mmol/L,对照组检测值分别为(380.18±49.86)μmol/L 和(3.95±0.37)mmol/L,两组研究对象尿酸检测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尿酸检测值的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尿酸检测值的比较(±s)

组别S U A(μ m o l/L) U U A(m m o l/L)研究组(n=4 0)对照组(n=4 0)t值5 3 3.3 0±5 0.2 4 3 8 0.1 8±4 9.8 6 1 3.6 8 3.5 8±0.4 2 3.9 5±0.3 7 4 7.2 4

3 讨论

中国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水平逐步提升[2]。血脂指标异常是痛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体现,血尿酸是诊断痛风的关键指标,血脂指标和血尿酸检测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3]。目前,在诊治痛风性关节炎时重视血尿酸的检测,忽视24 h尿尿酸检测,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每天机体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的内源性嘌呤和通过食物摄取的外源性嘌呤分别约为600 mg和100 mg,两者占体内尿酸总量的比例为4:1。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每天摄入和产生的尿酸数量与经肾脏(70%)、消化道(30%)排泄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当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可提升血尿酸水平,呈过饱和状态的血尿酸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不同关节可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根据UUA检测值或尿酸排泄分数数值,可判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型。患者在摄取低嘌呤饮食5 d后,若UUA排泄少于3.6 mmol或高于4.8 mmol,可分别判断为尿酸排泄减少型、尿酸生成增多型。尿酸排泄分数 FEUA=(血肌酐×24hUUA)/(血尿酸×24 h 尿肌酐)×100%,当低于7%时为排泄减少型,高于12%者为生成增多性,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混合型,该指标更能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

根据24 hUUA或FEUA分型有利于正确选择降尿酸药物,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降尿酸药物可区分为排尿酸药、抑制尿酸生成药和尿酸分解药三种类型,前者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4-5],尿酸生成增多型和混合型应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疗效更佳。

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镇赉县中医院诊治的40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血脂和尿酸检测值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TG、TC、HDL-C和LDL-C检测值分别为(2.88±0.63)、(5.18±0.59)、(1.28±0.29)mmol/L 和(3.75±0.57)mmol/L,SUA 检测值为 (533.30±50.24)μmol/L,UUA 检测值为(3.58±0.42)mmol/L;对照组对应血脂指标检测值分别为 (2.02±0.58)、(4.25±0.62)、(1.60±0.31)、(2.98±0.53)mmol/L,SUA 和 UUA 检测值分别为(380.18±49.86)μmol/L 和(3.95±0.37)mmol/L,两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研究中的血脂和尿酸指标与痛风性关节炎之间关系密切,应根据临床分型正确选择药物进行降尿酸治疗,同时根据血脂指标检测值进行综合治疗。

在晨尿、随机尿和24 h尿是尿液生化检查的常用标本,检测尿尿酸应用24 h尿标本,不能用晨尿和随机尿标本。原因在于晨尿主要用于定性检查,随机尿主要用于急诊检查,24 h尿主要用于定量指标检查(能客观反映患者1 d排泄情况)。同时,尿酸排泄昼夜有显著性差异,药物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既往研究结果证实[6],以晨尿和随机尿为标本检测获得的24 hUUA值与尿酸/尿肌酐比和尿酸/尿渗透压比之间的相关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晨尿和随机尿标本不能反映患者尿酸排泄真实情况,也验证了应以24 h尿液标本进行尿酸检测的结论。所以,相关人员应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收集24 h尿液标本的技能,避免尿液丢失、收集数量异常、标本未充分混匀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应用24 h尿标本检测尿酸的注意事项:(1)判断检查的必要性。当患者合并因肾功减退或肾结石所致尿路梗阻、肾盂积水、尿潴留、排尿不畅时,不建议做这项实验室检查。(2)教会患者采集标本的基本技能,以正确的方法精确无误地留取24 h尿。当日早8点弃去排空膀胱的尿液,之后收集连续24 h尿液(包括次日早8点排空膀胱的尿液)于置防腐剂的容器内,充分混匀,以毫升为计量单位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取出50~100 mL送检,余尿弃去。(3)留尿当日应适当饮水,前日和当日不得进行大量出汗的剧烈活动,前几日不得食用高嘌呤食物,不应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4)患者合并脱水、发热、尿路感染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遵医嘱择期检查。(5)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留尿容器应完好,完成后用盖子盖严防止外溢,并及时送检24 h尿标本。如部分送检,应充分混匀,精确测量并在化验单上记录24 h尿量,之后取200 mL左右尿液送检。(6)尿液中混入其他物质,应重新留尿。(7)最好同时化验24 h尿肌酐,并检验血尿酸和血肌酐,以便正确分型并指导临床医生选择适宜的降尿酸药物。

猜你喜欢
检测值痛风性血尿酸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