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的陪检转运护理体会

2019-08-29 08:57郭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发生率

郭萍

(吉林市中心医院陪检科,吉林吉林 132000)

下肢骨折属于是一种全身骨折的一种,具有发生率高、肢体活动不便及疼痛等特点,影响患者健康、生活。牵引固定是下肢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部位愈合,但是牵引过程中患者肢体绝对制动,需要患者卧床休息,导致患者恢复过程中对转运护理提出较高的要求。陪检转运护理是指患者检查过程中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全程陪同,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避免了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顺利、安全地完成检查,但是该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牵引固定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该文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开展研究,探讨陪检转运护理在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的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9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3例,女 24例,年龄 31~69 岁,平均年龄(51.38±5.77)岁;骨折时间 1~6 d,平均骨折时间(3.14±0.81)d。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1例,胫骨平台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6例。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0~70 岁,平均年龄(52.11±5.79)岁;骨折时间 1~7 d,平均骨折时间(3.21±0.85)d。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9例,胫骨平台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入组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下肢骨折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符合下肢骨折牵引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能耐受;(3)意识清楚,能与护士进行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1)合并皮肤病、恶性肿瘤或凝血功能异常者;(2)非医嘱下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此次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者;(3)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拒绝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与下肢骨折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的地点、时间,尽可能提高护理配合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陪检转运护理。(1)转运前护理。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合适相关信息,加强患者下肢骨折、牵引固定的原因及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相关科室,合适医嘱与检查单,详细了解患者的信息身份,告知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准备,保证检查转运工具良好;(2)转运中护理。结合患者骨折类型、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转运方法,对于骨折相对较轻者给予轮椅转运;而对于骨折严重或难以移动者给予平车转运;转运过程中尽可能动作轻柔,避免患肢受力;同时,转运过程中邀请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分散注意力;此外,转运过程中备好急救物品、器械,避免发生意外事件;(3)检查及检查后护理。检查前再次核对患者的检查单、身份信息,协助医生完成患者检查;检查过程中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对于出现异常患者立即终止检查;检查完毕后再将患者转运送回病房,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转运不良事件。记录两组转运过程中坠落、呼吸困难、呛咳、血氧饱和度异常及严重低血压发生率;(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沟通技巧及干预措施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转运过程中坠落、呼吸困难、呛咳、血氧饱和度异常及严重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沟通技巧及干预措施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干预措施 沟通技巧观察组(n=4 7)对照组(n=4 7)t值P值9 3.2 3±4.3 9 8 1.2 1±3.2 3 6.2 1 6 0.0 0 0 9 0.3 9±3.5 1 8 0.8 8±3.1 0 9.3 1 2 0.0 0 0 9 4.6 1±4.5 6 8 1.3 2±3.0 9 5.4 9 3 0.0 0 0 9 1.3 8±4.2 9 8 3.2 3±3.2 9 6.7 3 7 0.0 0 0

3 讨论

近年来,陪检转运在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转运过程中坠落、呼吸困难、呛咳、血氧饱和度异常及严重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陪检转运用于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中能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陪检转运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从转运前、转运中及检查后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减少患者恐惧心理,了解骨牵引的优势和安全性,增强患者检查依从性,有助于促进骨牵引术的顺利进行。同时,陪检转运过程中能降低转运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该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沟通技巧及干预措施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陪检转运能降低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陪检转运用于下肢骨折牵引固定患者中能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