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并茂

2019-08-30 08:26陈竹君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学德育

摘 要: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最能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音乐课堂里不仅能吸收无尽的学科知识,更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享受美的熏陶。因此,通过音乐课堂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音乐教学

一、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才能,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美学思想,因此它是高中阶段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赏析来达到浸润心灵的作用,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不同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不同的个人情感,学生也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营养。所以说,无论是一段旋律,还是一首曲子,都能触动学生心灵,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德育之目的。

二、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而是在无形当中让学生耳濡目染,更多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讓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行为得到规范。在音乐教学中,创新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的关键,除了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社会需求结合现实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选取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德育探讨的。

一是“以小见大”,感受流行音乐的德育魅力。流行音乐凭借独特的曲风魅力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校园内,都能看见流行音乐的影子。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来看,流行音乐既有对传统文化冲击的一面,也有体现其现实意义的一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周杰伦,他的部分歌曲如《蜗牛》《龙拳》《听妈妈的话》《懦夫》《爷爷泡的茶》等都极具现实意义。这些歌曲中即使只用最普通的歌词,也同样是正能量满满,给人心灵以激励,正如《蜗牛》歌词中写到“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还被收录到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荐曲目之中。虽然这与许多人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出入,但将流行歌曲纳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又体现了中学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所以说,德育并不需要高大上的形式来烘托,细微处见文章,俯下身子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教育。

二是“一枝独秀”,体验音乐剧表演的德育张力。音乐剧是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多元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既能体现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又能体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音乐剧的主题选择,再到舞台排演,最后到登台亮相,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全身心融入进来。例如,笔者在每年下半年教学中都会组织学生排一场音乐剧,如表现高中生精神面貌的《青春之歌》,又如表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保卫钓鱼岛》等,这既有音乐来烘托气氛,又有对白表达人物活动,更有舞蹈带来视觉享受。在精选排演这类极具德育意义的音乐话剧时,每位学生都需要默契配合,相互感染,更需要根据角色性质来传达不同的舞台效果,这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可贵的是,透过音乐剧的表演,不仅能增长学生在音乐学科上的专业能力,更能让学生清晰地完成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德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强健的体魄做基础,再好的教育都是空壳。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毋庸置疑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师想要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朝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才能做到教学心中不乱,德育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钟丽萍.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9).

[2]陈永全.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3]李婷婷.德“如影随形”,育“润物无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6(5).

作者简介:陈竹君(1988—),女,湖南石门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音乐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