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做好科学记录的思考与实践

2019-08-30 09:51曾淦华
考试周刊 2019年67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生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科学记录进行思考和分析,分析小学生科学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优化科学教学,养成小学生科学记录的习惯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记录;科学教学

科学记录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种探究实验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活动,对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足,小学科学探究记录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效的教学指导。笔者结合相关经验,对小学生科学课程教学记录存在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一、 分析小学生科学课程科学记录存在的问题

(一) 记录形式过于单调

坚持科学记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养成一个好的科学记录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但是一些教师为了让自己方便审阅学生的记录结果。往往让学生统一记录格式,导致了科学记录多是文字记载形式,且格式和内容千篇一律。在植物观察课程中,一些学生为了逃脱作业责任,互相抄袭作业,甚至在网上直接摘抄植物特性结论。这种教学检验方式缺乏诚信,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科学课程内容较多,课时紧张,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给学生做笔记或者做实验,因此学生的记录形式缺乏技巧,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记录的兴趣。

(二) 记录目标不明确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特定时间去记录,且没有告诉学生记录的意义,对自己的学科的帮助。仅仅是以“写日记”“写周记”的形式出现,这种缺乏记录目标的课程教育方法,不利于教师灌输知识,检验教学成果。

(三) 缺乏记录交流和评价

实际上,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较为单纯,因此对于纪录的结果也只是停留在好奇阶段。对于“学术交流”的结果和意义,一概不知。缺乏一定交流机会和意识,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对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导致了记录流于形式,缺乏内涵,难以提高学生的纪录水平。

此外,教师对于学生记录的结果置若罔闻,仅仅是言语间敷衍了事。没有对学生记录的格式,内容,意义进行规范性引导,最终,学生会将对纪录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丧失科学课开设意义。

二、 对于优化科学记录课程的措施建议

(一) 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保持好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建议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和鼓励。将记录教学灌输到小学生的全过程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学生课程精神引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精神态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记录本,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要求和规范性操作。记录的内容也不能过于单调,尽量保证将教学板书,科学教学概念和科学实验记录过程和结论进行整合,以保证记录内容真实可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内容。此外,记录的形式也应当多样化,不光光是文字记录,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记录的形式也可以是图表、数据、照片和影像、标本等。

(二) 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记录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的价值,建议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年龄特征,講科学记录分为多个方面。

例如,在学生刚接触科学课程时候,建议教师利用生动的绘画、符号等吸引学生的主义,让其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在三年级课程活动,“分析一天气温变化”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某一个事物作为特定参照物,如校园的花草,并定点观察在此位置的温度情况,且结合四季变化,将温度变化情况分类整理。这种记录形式较为简单,没有危险性,也能够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同时,中年级小学生具有一定科学思维和意识,因此其教学思维和教学感触都有很大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性的“科学记录”,集合小学实验室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延伸探究的机会。例如在“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克盐”“一杯食用油又能够溶解多少克盐”的实验过程,教师就可以组建对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探究,结合实验室的器材,分析试验和水之间的液体性质,也能够为探究晶体溶解性打下基础。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其记录形式和科学试验探究方法都应当有所不同。例如高年级记录“电器元件串并联电路图”记录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函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电阻,相同电压下,电流的大小值变动。且记录的格式也应当是图表化,数据化。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教学。

(三) 创新教学环境,体现记录特色

虽然每个学生都需要对科学实验过程、结果进行记录。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其记录方式和格式有所偏差。为了降低学生对实验厌倦和畏惧心理,提升学生创新性和学习趣味,需要教师传授学生一定记录技巧,让其体现创新化记录。

首先,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例如在“水的三态”记录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拍摄视频、图画的方式,去观察固态冰融化成液态,进而蒸发成气态。这种记录方式真实可信,并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记录的趣味,也让记录方式变得更加方便明了。其次,符号记录方法,对于一些化学实验,学生可以用“↑”表示生成气态,用“↓”表示生成固态,也能够为中学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 激励教学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科学记录作出评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享受到记录成功的喜悦。于是我们采用课评、周查、月检、期末展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利用各种策略让科学记录更具实效,充分发挥科学记录对科学探究及在课外延伸等活动中的促进作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记录对学生认识世界,探究科学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学生科学记录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对其创新思维,提高科学探究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探究记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优化小学科学课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福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价值、原则与程序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9-82.

[2]陈凯,马宏佳.科学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8(1):14-22+35.

[3]甘俊奎.“研学旅行”:提升教育时代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8(8):16-19.

[4]谷志平.关于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2):49-51.

[5]马军丽.“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2):127-129.

作者简介:

曾淦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莫让小组合作陷入虚假的围城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我是小学生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