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8-30 09:51杨海英
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关键词:应用与实践小学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游戏化教学是在新课改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游戏主动思考问题、吸收课堂知识。鉴于游戏化教学趣味性高、交互性强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游戏化教学十分有必要。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化教学;应用与实践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事物认知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到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时往往无法适应,这导致小学数学科目相较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难度更大。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的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如何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值得每位小学数学教师深思,这不仅关系到数学学科的成绩优劣,更是学生学习生涯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所在,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数学学科“天然”存在的难度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馈数学知识学习存在困难,认为数学是一门难以掌握的学科。数学知识中存在许多公式、运算、定理,这些要素都需要学生掌握,对于应用性较强的题目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题目的意思,一方面是数学学科“天然”存在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年龄、实践经历的限制,二者同时存在数学教学中,这就导致数学学科教学难度增大。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思维受限,使用的教学方式也十分传统,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笔记,这样的上课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由于单一教学方式的长期存在,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对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即便能取得好成绩,也很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否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导致他们对新鲜事物认知的需求很大,当前的课堂开展形式很容易束缚学生,学生的上课状态焦躁不安,喜欢在课堂上搞小动作,这也导致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头疼不已。在课堂上尚且无法主动参与,至于课后自主学习更是难以实施,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又不得不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制要求学生学习思考,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成长。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长期应用实践经验,很多教师认为这就是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实则不然,虽然一味地沿袭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师教学速度,但相应的结果是学生无法短时间接受,最终只是教学速度快,而并非教学效率高。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能够将有关联性的知识融合到一个简单的游戏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理解知识架构,这样才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游戏化教学更贴合学生心理需求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贴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思路。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面临工作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能力体系,而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生从小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学生的大量时间都投入在学习中,天性受到压制,失去了游戏玩乐的机会,独生子女更容易存在这样的问题。游戏化教学中开展的游戏活动更受学生的欢迎,孩子爱玩的天性也能得到释放,贴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一举两得。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 通过游戏引出问题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基础,思考问题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游戏引发问题思考,通过生活实际与游戏互动产生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加减法基础知识时,可以设计游戏教学,将一堆苹果放在学生面前,其中小明3个,小红2个,让学生计算:如果小明把所有的苹果给了小红,那么小红还有几个苹果,小明还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能够直观地展示加减法的意义,“给”是减法,“得到”是加法,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所看到的数量变化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演示,再结合加减法运算过程,自然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锻炼思维。

(二)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每位学生的合作才能做好,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通过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合作意识。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尽可能地让多名学生共同完成游戏,并在游戏中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在进行图形相关课程讲解时,教师可以分小组发放教具,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游戏中小组成员需要不断交流思考,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最直接地观察图形特点,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等等,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需要互动合作,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 通过游戏巩固知识要点

课堂知识巩固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与运用知识。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相对零散,若不及时巩固,很容易出现“边学边忘”的问题,游戏是效果显著的知识巩固方式,因此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游戏化教学巩固知识要点。举个例子,在概率知识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游戏方式来巩固知识要点。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准备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目,并设置竞赛奖励,在测试后将竞赛结果及优秀的测试试卷公布出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驱动式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应用游戏化教学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3).

[2]李朝辉,曹飞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

[3]郑天罡,刘海萍.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

作者简介:

杨海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流顺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与实践小学数学
数字媒体设计在教学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应用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