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绘本中动态设计的作用

2019-09-02 08:31易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动态化动画动态

易嬛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文学读物与插图结合的现象与日俱增。绘本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伴随了人们的成长,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伴随数字媒体的发展,绘本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形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图片与文字,为绘本注入了动态、声音等新的创作元素后,电子绘本成为了绘本家族的新兴成员。

电子动态绘本是在新媒介载体支持下,由传统静态绘本衍生出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相比简单常规的电子绘本,结合了精心设计的动态与声音,动态电子绘本可以让使用者在阅读和理解的同时,更加专注于设定的情景中,提高沉浸式的体验,有助于增强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本文简单地分析了电子绘本中关于动态设计的作用。在动态化的电子绘本中从角色、场景、交互动态化演绎的角度,来分析电子绘本动态视觉引导以及叙事的作用。

一、电子绘本动态设计的特点与类别

(一)电子绘本、动态电子绘本的定义

绘本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它原指以纸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故事专门绘制的,以图画为主的书籍。同时绘本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然而随着媒体介质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人们开始通过各类新兴的媒介载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绘本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形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图片与文字,在新媒介载体支持上,电子绘本应运而生。顾名思义,电子绘本即指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的数字化绘本,不同于传统纸质绘本,它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而电子动态绘本则是在传统静态电子绘本的基础上植入动态、声音与互动情节等,形成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二)电子绘本的动态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绘本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强调阅读时的视觉感受,动态化设计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趣味性以及获取知识的便捷性都很好的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同时“读屏时代”的到来使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为了在给予读者视觉引导的同时,加强绘本的叙事作用,电子绘本加入了动态化的设计,实现了阅读方式的创新。

(三)电子绘本动态设计的特点

动态化电子绘本的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它集合了传统静态绘本与动画的优势。彭飞在《电子互动绘本的艺术设计研究》中提到电子动态绘本和动画都属于综合性的艺术,它们都包含了静态的绘画艺术和动态的电影艺术两种艺术形态。在画面的构图上有着传统纸质绘本的特征,在运动的表现上又有动画的特征,但它与动画、游戏等仍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动画的创作中,动态夸张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动画角色的塑造也是极具个性,特征鲜明的,但动画的创作流程十分复杂。电子绘本通过一定的动态设计后,也可以直接呈现生动的画面和极具个性的人物角色,在有着动画运动特质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动作表现画面。动画1秒钟的时长需要24帧不同的画面组成,而电子绘本的动态表现为每秒12~15帧即可。

(四)电子绘本动态设计的类别

电子绘本动态设计的类别主要分为两类,有场景的动态设计和角色的动态设计。在动态电子绘本中,角色的动态设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电子绘本中角色动态化表现的长处就是可以通过运动来吸引读者的目光,赋予角色以生命力,来达到增强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的效果。

角色在电子动态绘本中主要是发挥叙事的功能,但角色的运动表现会受到画面中场景的限制,而场景动态化设计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空间的延展,能为角色提供一个更大的展示平台,使得信息的传达更加多元化。

> 图 1《神奇飞书》的场景动态化表现

二、电子绘本的视觉引导作用

(一)吸引读者视线

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更容易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冲击,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学家莱辛曾表达过他对动态与颜色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对动态与颜色的记忆会更加牢固与生动。电子绘本的动态化设计能够让插画以动态化画面以运动的形式呈现,运动的画面则能够引导读者视线的变化,引起读者注意。王鹏在《当代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研究》中也提到人的视觉有自主选择性,视觉的探索是积极的,更容易选择处于运动中的事物。随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绘本从静态的视觉表现形式发展到动态的视觉表现形式,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格式塔心理学提到静态事物的视觉表现非常单一,人们会因此感到乏味并且容易遗忘。电子绘本的动态化处理,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能够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传达故事主题。

(二)时空的延展

传统的静态绘本对空间的表现相对单一,在动态化处理之后,空间的营造变得更加多元化。静态的画面可以理解为在时间轴上每一帧画面保持同一个动态,使得时间的概念不明显,但静态画面在有了动态之后,时间因素会被强调,使得空间表现力更强。当场景内的小元素在被赋予了运动的特性之后,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基础上达到时空延展的效果。

例如《神奇飞书》的动态电子绘本版本中,狂风将所有事物吹得一片狼藉,房屋连根拔起后,房子从画面外的空中落到了原本阴云密布的空旷画面中,这一动态化的处理有着明显的运动轨迹,在有限地空间内增强了场景的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弥补了静态画面表现的单一与枯燥。(图1)

(三)强调与暗示

电子绘本的动态化能够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进行视觉强调与视觉暗示。通过视觉暂留原理和特点,运动效果能够使读者形成符合人类运动规律的运动幻觉,与此同时可让读者忽略掉与主体意图没有太大关联的视觉影响,提炼出重要的视觉信息,完成强调的功能以达到暗示的效果。

徐霄在《隐喻电子互动绘本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到了电子动态绘本中的视觉暗示是隐喻思维和视觉表现之间的纽带,通过一些具体简单能够直观理解的视觉元素来强调视觉的引导作用并暗示更深一层次的内容,使得绘本的表现力更有层次,更加丰富。例如运动中的色彩能够更容易地吸引读者的目光,在《我是一只暴龙》中,主角正在一个温馨的画面场景中好奇着盒子中的东西,突然屋内的灯光熄灭,恐龙从泛着蓝色光芒的盒子里跳出来,在场景色调由暖到冷转变的同时,也暗示着情感氛围的转变。

三、电子绘本动态设计的叙事作用

(一)表现角色

角色设计对绘本叙事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个性鲜明、特征明显的角色塑造能够使叙事的过程更加顺利。在角色设计的过程中,有两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种是拟人化,将人类的特质与性格特征映射到非人类的角色上面,使其具有生命力,赋予其人格,在动画中这个方法的运用非常广泛,例如美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还有一种就是将角色与具有代表性的物体相结合,将其符号化,可以暗示角色的身份或者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状态,使角色的表现效果非常生动。例如乐达所创作的电子动态绘本《慢先生》中所塑造的角色,主角慢先生有一个机械大脑,反映出了慢先生处于一种病态生活,导致其内心极度的压抑和痛苦。

(二)表现情节

在以图为主的绘本中,无论是传统静态画面和如今的动态画面都有着叙事的功能。鲁迅先生曾提到书籍中的插图可以补充文学不足以表达的内容,更是说明了图像是可以表现情节的。

动态电子绘本的情节主要可以通过角色肢体运动、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场景的色彩变化、局部元素的运动等表演性质的动态来体现。角色和场景都可以通过动态化的表演来叙事。对于角色的动态化表演来说,如在电子动态绘本《Alice in Wonderland》中Alice通过不停上下晃动的两只手臂来表现躲避胡乱飞舞的扑克牌的情景。对场景的动态化表演来说,场景中不同元素的运动会产生新的画面节奏,给读者带来不同的画面感。如几米的动态电子绘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中,小女孩走进树林中,通过画面中树叶的飘落来表现出茂密树林的感觉。

(三)氛围营造

场景的动态化可以在原有视觉表现的基础上延展空间,以及渲染不同的气氛,传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场景表现与叙事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的动态化为角色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时间、地点。通过动静结合来使画面层次更为丰富,故事的情节更加张弛有度,以便于体现绘本故事的戏剧性,渲染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例如场景中色彩的变化,在动态电子绘本《卡尔的冒险》中,首先,在翻开书本前采用了忽明忽暗的色彩变幻,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当米卡与奶奶来到森林里时,森林中的植物比较明亮,点缀在比较暗的森林里,通过色彩明度的变化以及亮暗的强烈对比来形成闪烁的效果,烘托出了森林里神秘的环境氛围,传达了人物角色不安、孤寂的情感内容。

结语

电子绘本伴随了人们的成长,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就目前而言,电子绘本仍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绘本逐渐成为各年龄段人群主要阅读的绘本种类。

电子绘本的动态化设计在绘本的发展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所有的动态设计均为表现故事、增强读者阅读体验来服务。本文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电子绘本中的动态设计以梳理动态设计在电子绘本中的作用,其中还有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有志于动态电子绘本创作的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动态化动画动态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动态化编制及其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中的应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态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