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题材蒲剧与电影线索比较分析

2019-09-02 03:44刘婧
新闻前哨 2019年7期
关键词:线索眷村

刘婧

[摘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眷村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模式。这类作品时间跨度大、人物形象相似,但在线索布置方面还存在不同之处。时间线索设置不同,叙述的顺序有所差异;内涵线索设置不同,表现乡土之情以及家族传承;冲突线索设置不同,“和”而不同,情义两难全。这类眷村题材作品引起了一代人的内心共鸣,对研究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眷村《老鹳窝》 《面引子》线索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大陆与台湾分离整整70年的日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文人创作了无数的作品联系两岸的情谊。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不知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2011年上映的电影《面引子》,2016年创作的蒲剧《老鹳窝》都以大陆和台湾分离骨肉不得团圆为创作背景,将整个剧情围绕这一特定历史环境铺开,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两部作品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现就两部作品的线索进行比较分析。

《老鹳窝》(以下简称《老》)是临汾小梅花蒲剧团演出的现编现代戏,导演是李学忠。1948年国民党抓壮丁,将陆槐根带走。他离开了母亲和妻子腊梅来到台湾。陆槐根在台湾受团长林先尧的恩遇并娶了他的女儿林楠,在台湾重组家庭有了一个女儿湾湾。四十年后槐根带着妻女踏上故土,才发现母亲已经过世,腊月带大儿子东成苦等多年。

《面引子》(以下简称《面》)上映于2011年,导演是李佑宁。1949年国民党抓壮丁,孙厚成不得已离开了母亲和妻子祖宁来到台湾。在漫长的岁月里,孙厚成重组了家庭定居台湾。五十年后孙厚成带着女儿家宜踏上了故土,才发现一切早已经物是人非。祖宁去世,素未谋面的儿子家望长大成人。然而,父子之间的隔阂已经是如此之深,孙厚成只能在悲伤和遗憾之中回到台湾。一晃眼又是十年过去,孙厚成中风命不久矣,家望带着孩子岁岁赶到了父亲身边见他最后一面,一家人终于在泪水中再次团聚。

一、时间线索设置的不同

蒲剧《老》和电影《面》两部作品人物设置相似(见附录一),剧情的推动都依靠时间和地点的转变。《老》十年一个节点,《面》只有三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49年、1999年和2009年。

《老鹳窝》全剧开头用抓壮丁开始立主脑,之后便是大陆和台湾双线并行,各自发展,到最后两条线索又归于一处,结构奇特。加上序一共七幕,分别是第一幕1948年山西洪洞陆槐根被抓走、第二幕60年代初中秋节台湾金门岛槐根想逃跑被林先尧所救、第三幕70年代末山西洪洞腊月等待槐根回家、第四幕80年代台湾陆家小院槐根难忘故乡却回不去、第五幕80年代山西洪洞槐树坡陆家槐根的女儿湾湾来到父亲的老家找故人、第六幕80年代台湾某眷村台湾老兵思念祖国、第七幕80年代山西洪洞槐树坡陆家全家团聚。全剧顺序演出,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场景分别是山西洪洞和台湾,两个地点互相切换。

电影《面引子》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就将时间定格在2009年,老年的孙厚成在蒸馒头。镜头一转回到了1949年,交代了孙厚成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为什么离开家乡前去台湾。时间回到现在,厚成已经老去,白发苍苍,佝偻着腰,得了重病。女儿家宜给哥哥家望打电话,告诉他父亲重病,想要见见他和岁岁。镜头再一切回到了1999年,厚成带着家宜在阔别了家乡五十年后重新回到故土,可此时母亲和妻子祖宁已经去世,儿子家望埋怨父亲回来的太晚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始终不肯原谅父亲。父子两人不欢而散,厚成失望离开。时间回到现在,家望带着岁岁到太晚看望父亲,父子二人敞开心扉解开心结,一家人把话说开终于团聚。

《老鹳窝》中写到上世纪70年代末就提到了日子越过越好,是不对的,那个时候文革刚刚结束,一切还来不及,谈不上日子越过越好:并将团聚的时间放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但这个时候两岸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而《面引子》将时间点把握的非常好,93年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函件业务。这个时候,厚成第一次收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信和两张照片。95、96两岸间接通航,99年厚成第一次回家乡。就时间的安排来说,《面引子》更贴合历史的发展,创作更为合理。

二、内涵线索设置的不同

《老鹳窝》和《面引子》同时也都用自己独特的线索为电影冠名,赋予两部作品独特的内涵,让人一看就懂。《老》与《面》题材一样,剧情的推动依靠时间与地点线索,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老鹳窝,老鹳窝是一个地点,赋予它的含义更多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种感觉。林团长通过槐根的讲述,知道了槐根也是山西洪洞县走出来的兵,他俩都是老鹳窝的儿子,根都在大槐树下。因此更理解这种对家乡割舍不掉的思念之情。林团长知道槐根犯了重罪要处死,于心不忍便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妙计偷换概念,以“修船”替换他“偷船”的事实,瞒天过海将他从生死边缘上救了下来,之后还将独生爱女林楠嫁给槐根。槐根与林楠的女兒湾湾深知父亲的思乡之苦,便借工作的机会来到老鹳窝。这趟时隔多年的寻根之旅,完成上姥爷与父亲以及“眷村”里老兵们的心愿。在湾湾带着老鹳窝的照片以及当地的水和土回到台湾后,大家更迫切的盼望可以早日回到家乡。此处还借用了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把乡愁具象化,给人生经历划分节点,集中表现离开家乡的他们渴望祖国早日统一,凸显了深沉的历史感。老兵们齐聚在槐根家看湾湾带回的照片,一起等待回到梦中回去过无数遍的老鹳窝,思乡情切,让人红了眼眶。

《面引子》开篇就是揉面,厚成的母亲给媳妇祖宁讲面揉得越透,发得越好,蒸馒头要舍得下力气。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揉面、蒸馒头的镜头贯穿整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延续。这个祖上传下来的面引子,整出来的馒头是活的。

厚成在退伍后,在家门口开了一个门面卖山东馒头;家望从小在奶奶和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馒头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他长大后在山东菜馆蒸馒头;家宜的儿子凯楠说自己从小到大就是吃外公蒸的馒头,早已经习惯,从没想过有一天可能会吃不到了;厚成中风重病,孙女岁岁和外孙凯楠想蒸馒头给厚成吃,馒头出锅后,却发现并不是他们印象中的馒头(这里可能是没有放面引子引起的)。在这部电影中,馒头无处不在,要想馒头好看又好吃,必须是孙家祖传的面引子。

一团面两岸情,我们对一家人两分离的巨大痛苦感同身受,更何况还是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认的人间悲剧,那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和苦楚甚是博人同情,耐人寻味。这首诗最能体现槐根与厚成两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自远离家乡的凄凉。老鹳窝寄托了槐根的思乡之情,面引子寄托了厚成的思乡之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通过自己对家乡独有的理解,始终不忘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热切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他们可以落叶归根,回归故里。

三、冲突线索设置的不同

《老》中的陆槐根身体健康,台湾的家庭平安和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不能第一时间返乡,而女儿湾湾却偏偏又一次去大陆的机会,她代替陆槐根回老鹳窝寻根。

相较于《老鹳窝》中的槐根,厚成的命运就更为凄惨了。他在台湾的妻子十分善良,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她懂厚成思念母亲,愧对结发之妻内心的伤感。在得知政策开放,她去帮厚成办理台胞证,却出了意外躺在床上整整十年。厚成觉得愧对台湾的妻子,便延迟回家乡的时间,因此错过了见祖宁的最后一面。儿子家望不知父亲的难处,埋怨他不早回来,让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槐根想回去,可是政策还没有出台,他回不去。厚成是明明可以回去,但却被家庭绊住了脚。一颗赤子之心的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间的长久而变淡,只会更加火热,更加急切。厚成在电影中自比杨四郎,四郎在金沙滩被辽掳去,改名木易并与公主成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母亲也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没有办法去宋营见家人十分愁苦。公主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来到宋营见到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厚成唱到“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蒲剧《老鹳窝》以大槐树为支点,在分离、期盼、尋亲、归根之间达到了圆满。全剧以窝比家,以陆家为缩影写出了全国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家庭,唱出了游子的乡愁,唱出了中华儿女期盼两岸统一的迫切心愿。这是厚成与槐根的心声,也是所有有家归不得的台湾老兵的心声。当一切艰难险阻通通过去,他们只想飞奔回家。

台湾地区创作的眷村题材影视作品,以眷村人的生活与情感以及眷村的发展变迁为变现重点,而大陆地区创作的同题材影视作品,则将目光投向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分离,展现眷村人的离散与苦难。家,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港湾。谁也不想远离自己的故土,离开自己的血脉至亲,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陌生的地方待着。可世事无常,未必随每一个人的心愿,偏偏自古忠孝两难全,身不由己,无从选择。

蒲剧《老鹳窝》和电影《面引子》向离开大陆的台湾老兵致敬,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体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诉说一段温暖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两部作品以相同的视角关注两岸探亲的问题,表现“少小离家”的思念和“老大归”的情怯。体现出特殊环境下时代的变迁以及割舍不断的情感,给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和难以抹平的伤害。

猜你喜欢
线索眷村
“眷村一代”和“眷村二代”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变迁
——以《台北人》与《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为例
介入的“外人”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种设计
台湾老兵一枝画笔“救”眷村
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
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