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婺源秋口镇契约文书俗字整理

2019-09-03 01:06高雅靓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俗字字书口镇

高雅靓

(安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随着近些年大量的徽州契约文书被陆续发现,徽州契约文书的俗字研究也随之兴起,并取得诸多成果,但至今尚未有从俗字学角度研究徽州婺源契约文书的论著。由黄志繁、邵鸿、彭志军先生主编的《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1](以下简称《辑录》)共18册,其中第1册为总目录,有多达6000多份(套)文献。秋口镇契约文书作为《辑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共5册。由于这些契约大多为徽州当地老百姓手写而成,因此契约文书中存在大量俗字、讹字和特殊符号等,给契约文书的整理校勘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对婺源县秋口镇契约文书中的俗字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从俗字与大型字书编纂、俗字与字形发展、俗字与契约文书校勘等三方面介绍了徽州文书俗字研究的价值。论证时如有谬误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俗字的主要类型

二、徽州婺源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的价值

(一)俗字与大型字书编纂

增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书失收的文字及音义,并为大型字书提供更多的字形、音义、例证,提高字书编纂的质量。大型字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收字数量多,收字的多少、收字是否完备是衡量一部大型字书规模大小、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而那些比小型字书“多”出来的字其实大都是俗字。我国文献众多,浩如烟海,文字形体亦是“千变万化”。徽州契约文书是民间百姓手写的文书,其中既有与敦煌文书、近代刻本相同的俗字,也有属于徽州文书特有的俗字,其中不乏大型字书未收的俗字及音义。研究徽州契约文书的俗字,可以为大型字书的编纂提供更新更多的例证。

(二)俗字与字形发展

丰富近代汉字研究的内容,探寻文字形体演变的轨迹,为汉字规范化提供借鉴。徽州文书是十分珍贵的民间写本文献,它反映了汉字写本文献在近代的传承、发展与演变,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俗字字形材料,是近代汉字,尤其是汉语俗字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语料。

以上四种“肆”的俗字在徽州文书中经常交替出现,《汉语大字典》中仅收“肆”字正字写法,其他写法均未收录。

(三)俗字与契约文书校勘

促进《辑录》考校工作的完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契约文书汇编资料校理工作的完善。民间契约文书大多由手写而成,其中不仅含有大量俗字,还有异体字、草体字和符号,认读较为困难。《辑录》的编者按照“乡镇·村落·编号·年代·文书性质·人物行为或内容”的顺序编纂目录,以便研究者查阅,足见编者之用心。即便如此,由于俗字众多,契名的编写也难免出现极少数的疏漏。对于《辑录》秋口镇的契名考校,可详见笔者所写《徽州婺源秋口镇契约文书契名考校》[13]一文。由于笔者疏忽,在此补录一则:

《秋口镇东坑村8·咸丰元年(1851)·议墨·汪天长同兄弟天仁、天福、天禧、天寿等》[1](册2.P4)

对徽州文书的俗字进行整理考校,不仅可以促进《辑录》考校的完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文书资料的校理工作提供材料。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窥得徽州契约文书中不但俗字类型多样,而且有丰富的俗字字形。这些俗写形体,为大型字书提供了新的字形和释义;为近代汉字研究以及汉字演变提供了材料;为推动完善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工作做出了一点贡献。可见研究徽州契约文书俗字在多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俗字字书口镇
善读无字之书
诸暨市店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东瀛的钟声
——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人参果 脱贫果
文人笔记与俗字研究
雁字书
清水江文书疑难俗字例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