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马酮对支气管哮喘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

2019-09-04 09:3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支气管

王 静

(1 青岛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2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5)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与T淋巴细胞、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相关,与TNF-α、IL-6的表达水平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因此,这些指标的表达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吉马酮属于一种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工作中得到重视[2]。本研究采用吉马酮治疗支气管哮喘小鼠,观察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33只支气管哮喘实验小鼠作为观察组,其中雄性17只,雌性16只,体质量250~300 g,平均(276.54±29.45)g。另选择同时期培育的无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小鼠30只作为对照组,其中雄性15只,雌性15只;体质量260~295 g,平均(268.34±26.21)g。两组小鼠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小鼠均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在清洁级恒温25℃的环境中采用标准的饲料进行喂养,自由取水。制作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为观察组,两组均抽取外周血2~3 ml待检。观察组行腹腔注射0.5%的吉马酮溶液,1 h之后,再次抽取外周血2~3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3],RIA法测量TNF-α的浓度,ELISA法测量IL-6的浓度[4]。

2 结果

观察组给药前CD4+、CD4+/CD8+、TNF-α及IL-6高于对照组(t=3.15~13.77,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2.12,P<0.05);给药后观察组CD4+、CD4+/CD8+、TNF-α及IL-6均有下降,CD8+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周血相关指标的对比

3 讨论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吉马酮能够对肝癌、乳腺癌、肺癌细胞等产生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促进癌细胞凋亡,对细胞周期产生较强的阻滞作用[5];能够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促进炎症细胞因子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得抗炎介质TNF-β及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还能够减少因炎症性病变导致的病理病变[6]。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吉马酮能够帮助提高免疫力的等[7]。本研究中,应用吉马酮处理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果证实了吉马酮突出的药理作用。

总之,支气管哮喘与健康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IL-6、TNF-α的表达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吉马酮能够使上述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猜你喜欢
外周血淋巴细胞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