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作用评价

2019-09-04 09:3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育脑瘫延续性

(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脑瘫患儿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通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可以锻炼患儿的各项功能。但多数患儿在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即“出院”,到其他机构或科室继续治疗。如何保证患儿出院后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出院”后的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5岁,平均(2.82±1.72)岁;病程为1~4年,平均(1.98±0.68)年。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2.02±0.76)岁;病程为1~5年,平均(2.04±0.88)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养育护理,主要有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内容:(1)成立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由儿科医师、护理人员组成,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构建延续性护理档案。患儿出院前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制定出院后的康复方案,构建患儿档案,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姓名、疾病类型、病情、居住科室、养护员等。(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养护员详细地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康复护理指导,让养护员明白养育护理的重要性。(4)养育员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康复护理,所以,要向患儿养护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保证养护员能够熟练掌握康复护理技能,以此促进患儿的康复。(5)构建医患交流平台。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疾病以及病情的不同,构建医患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便于养护员能够及时通过交流平台,向护理人员取得直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便于解答养护员的问题。每个患儿养育员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交流经验。两组干预6个月进行相关指标的评定。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脑瘫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1]以及残疾程度等。

2 结果

2.1脑瘫量表及Barthel评分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脑瘫量表及Barthel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2.2残疾程度 两组残疾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9.559,P=0.002)。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脑瘫量表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儿残疾程度对比[n(%)]

3 讨论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疗程长,效果差。传统的护理干预通常是在住院期间进行康复护理训练,无法满足患儿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并且,由于多数养护员对于脑性瘫痪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缺乏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经验,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影响患儿的康复[2]。本次研究对脑瘫患儿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以此为出院后的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康复方案。首先,要让养护员明白常规养育护理的重要性;其次,对养护员进行详细、全面的护理康复技能培训,包括患儿的睡姿、如何翻身、更衣体位等;再次,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及时与养护员沟通,积极解答患儿养护员的问题;另外,纠正家庭康复护理中的错误护理方式,以此促进患儿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脑瘫量表及Barthel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残疾程度低于对照组。

总之,对脑瘫患儿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养育脑瘫延续性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