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复方青黛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9-09-04 09:19方建啟苏丽芳蔡树河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压痛复方腰椎

方建啟,苏丽芳,蔡树河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 350003; 3.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3)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由于横突尖端组织的急、慢性炎症,导致炎性水肿、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进而刺激、压迫血管、神经,出现腰、臀、腿痛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腰三横突综合征以青壮年、较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和长期保持姿势不良者多见[2]。长期不良的应力刺激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本病一般单侧起病,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久坐后直起困难,有时疼痛可向下放射至膝部,以第三腰椎横突部位压痛明显为主要特征[3]。本病的病程一般较为漫长,反复发作,轻者仅仅出现疼痛,重者则腰腿活动严重受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研究采用针刺腰三横突结合复方青黛散外敷的方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5.3±3.4)岁,病程6~15个月,平均病程(5.19±1.12)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4.1±2.3)岁,病程6~17个月,平均病程(5.23±1.6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腰三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有急性腰部扭伤弯腰史、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常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主诉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有至臀部及膝腿部放射痛;早起或弯腰时痛甚,久坐后直起活动明显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部分可触及明显结节或条索状硬结;X线示第三腰椎横突明显增长或左右不对称。

1.2.2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伤科学》[5]: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常有腰部损伤史;腰3横突尖部压痛明显,且部位固定定;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及大腿外侧,但并不因腹压增高(如咳嗽、喷嚏等)而加重疼痛症状;患处拾物试验阳性;X线检查时,除腰3横突明显过长外,有时左右横突不对称,或向后倾斜。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病程半年至三年;治疗期间未采用其他药物治疗;对于治疗知情,愿意配合治疗者。

1.3.1 排除标准 患者局部皮肤破溃,无法敷药者;其他原因如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骨折等引起腰腿痛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复方青黛散外敷的治疗方案:取穴:腰三横突尖端(一般选取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明显条索及结节)、伴有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不适症状者,取臀部阿是穴。针刺操作方法:嘱患者呈俯卧位,腰腿部尽量放松,在腰部骶棘肌外缘周围找准第三腰椎,在其尖端部触摸、按压,于横突尖端骨面压痛最明显处或条索结节处作准确标记,单侧疼痛不适者取单侧阿是穴,双侧疼痛不适患者取双侧阿是穴,选用安尔碘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选用华佗牌针具,规格:0.30 mm×75 mm,于标记点垂直进针,进针时针尖紧贴腰三横突尖部骨面,针下略有抵挡感时或者酸胀感明显时即可停止深刺。若伴有臀部不适者,找臀部阿是穴作准确标记,选用安尔碘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选用华佗牌针具,规格:0.30 mm×75 mm,于标记点垂直进针,进针后以患者出现酸胀感或者酸胀感透到下肢时可停止进针,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复方青黛散使用方法:取无菌纱布2片展开平铺,中间层覆盖一层保鲜膜,将展开的纱布对折成6 cm×6 cm的正方形,在其表层均匀涂上制备好的复方青黛散(课题名称:9种含矿物质的外用制剂安全性与可控性研究-复方青黛散的临床观察研究;项目编号:201507004-2-1)。将准备好的复方青黛散贴敷于腰三横突处,并用胶布固定于皮肤,一次贴8 h,1次/d,10次为1个疗程(注意:针刺后不可直接贴敷,建议间隔6 h后贴敷,以防针眼感染)。

1.4.2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取穴、操作方法同观察组。

1.5 疗效观察指标

1.5.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痛消失,第3腰椎横突尖部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自如;显效:腰痛基本消失,第3腰椎横突尖部无明显压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腰痛减轻,第3腰椎横突尖部轻度压痛,功能稍微受限,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活动受限[4]。

1.5.2 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JOA) JOA评分量表作为主要的评分指标,主要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功能三大指标,最高分29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小表示病情越严重[6]。

1.5.3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VAS量表作为次要的评分指标,主要针对压痛进行评分,一般采用有刻度的尺子(0~10分),记录患者压痛的程度,分数标尺的刻度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6]。

1.5.4 炎症因子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抗炎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5 mL,实验室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的含量。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JO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JOA评分都有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JOA评分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例数(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8.12±2.8424.95±2.301)2)对照组308.37±3.1518.19±3.161)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例数(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7.34±1.211.08±0.671)2)对照组307.23±1.492.13±1.601)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3 两组ESR及C-RP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ESR及C-RP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降低ESR及C-RP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组别例数(n)C-RP(mg/L)治疗前治疗后ESR(mm/h)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30.92±10.043.95±2.301)2)34.28±5.738.78±5.071)2)对照组3028.95±11.3512.19±1.161)32.75±7.9919.9±92.601)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 结语

腰椎横突是腰大肌、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的起点,横突间附着有横突间肌与横突间韧带;胸腰筋膜中层起源于横突,并与前层后层筋膜汇合,向前移行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起点。腰二神经根分出臀上皮神经,紧贴腰三横突尖部下行;腰动脉与腰静脉亦伴行于横突尖部附近。第三腰椎是腰椎前凸的最顶点,其横突最长、最宽,是腰椎承受应力的中心[2]。因此长期应力的不良刺激容易导致第三横突尖端的拉伤,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复牵拉损伤和自体修复使周围软组织粘连、增厚、挛缩,进而压迫穿过横突的神经、血管。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与炎症反应所形成的压迫是疼痛的原因。腰二神经与臀上皮神经向下分布于臀部与下肢,因此,腰三横突综合征不仅会引起腰部疼痛,也会出现臀部及下肢的疼痛。

腰三横突综合征以腰部疼痛、膝盖以上放射痛、腰三横突区域按压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传统医学“腰痛”“下腰痛”“痹证”等范畴,中医认为腰痛多由于局部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导致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治法当以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为主。复方青黛散是对南少林骨伤流派验方进行继承和改良后形成的散剂。复方青黛散主要成分有:青黛、虎杖、五加皮、芒硝、吴茱萸、黄连等。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芒硝味咸、苦,性寒,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借鉴鸡鸣散解表与温中并用,根据反佐理论,重用吴茱萸祛风利湿,散寒止痛;配伍芒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佐以黄连、青黛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全方共奏化痰通络、散结消肿、通经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黛对于急慢性炎症在外用治疗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7]。虎杖的干燥根茎中分离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虎杖苷(又名白藜芦醇苷),也具有抗炎活性。研究表明虎杖苷在体内和体外均能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能通过下调IL-17mRNA的表达降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7的产生;还能降低NF-κBp65的活性和表达,阻断TNF-α、IL-6和IL-1b的表达,降低MPO活性,进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炎症损伤[8]。五加皮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9]。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复方青黛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沉及C反应蛋白指标,这可能与针刺既可使针感直达病所,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通络止痛之效,又与复方青黛散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有关。目前对复方青黛散制剂的使用还不够广泛,主要原因在于其制作工艺有局限:因处方中强电解质过高(10%),造成乳化极其困难,成膏状态也不稳定。现正努力改进处方,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优化制备工艺,并广泛推广应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压痛复方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