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9-09-05 03:06张宝龙侯树旺赵子续翟胜利
养殖与饲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红白青素锦鲤

张宝龙 侯树旺 赵子续 曲 木 翟胜利

天津现代晨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水族动物功能性饲料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18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试验鱼购自天津市金水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选取规格一致、健康活泼的红白锦鲤600 尾,随机分为10 个试验组(其中9 组为试验组,1 组为对照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20 尾鱼,置于30 个规格为0.85 m×0.65 m×0.45 m 的循环水养殖箱中养殖。试验鱼运往天津现代晨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实验室后消毒,暂养1 周后分组。基础饲料驯化2 周后,开始正式试验,养殖周期为8 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氨氮含量<0.2 mg/L、亚硝酸盐含量<0.1 mg/L、pH 值为8.4,养殖水温为25~29℃,每日底缸换水1 次,换水量为全缸的1/3。饲料投喂时间为每日08:00 与16:00,饲料投喂方法为饱食法,每日投喂后称量剩余饲料质量。

1.2 试验饲料

本试验以竹青素、绿原酸为饲料添加剂,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中的“3×3 因子设计”,设计9 种饲料,每个因素各设3 个水平,分别为竹青素(0.04%、0.06%、0.08%)、绿原酸(0.03%、0.06%、0.09%),依次记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Diet 5、Diet 6、Diet 7、Diet 8、Diet 9,以不含竹青素和绿原酸的基础饲料为对照饲料,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分别见表1和表2。

1.3 样本采集及指标测定

1)样本采集。养殖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取9尾鱼,每3 尾鱼血液混成1 个样本。血样采集方法为尾静脉采血,血液在冰浴条件下4 000 r/min 离心15 min,取其上清液,所取样本于冰箱中-20 ℃冷冻保存。

2)指标测定。生长指标测定公式如下:

增重率(WGR)=(终末体重-初始体重)/初始体重×100%;

特定生长率(SGR)=100%×(ln 终末体重-ln初始体重)/试验天数;

饵料系数(FCR)=饲料摄入量干重/(终末体重-初始体重);

蛋白质效率(PER)=(终末体重-初始体重)/(饲料摄入量干重×饲料粗蛋白含量);

肝体指数(HSI)=肝重/终末体重×100。

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红白锦鲤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C)4个指标,血清室温融化后直接进行指标测定,指标测定严格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值测定:养殖初始与养殖终末分别测定红白锦鲤红斑处 *、*、*值。

表1 试验饲料配方 %

表2 试验饲料营养成分表 %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红白锦鲤生长指标及肝体指数的影响

用添加不同竹青素和绿原酸水平的饲料饲喂红白锦鲤,养殖56 d 后测定其生长指标(表3)。由表3可知,红白锦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在Diet 4(竹青素和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6%、0.03%)饲料组达到最高,与Diet 2(竹青素和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06%)饲料组差异不显著( >0.05),但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4 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 <0.05),而该组红白锦鲤饲料蛋白质效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9(竹青素和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8%、0.09%)饲料组红白锦鲤肝体指数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 <0.05)。

竹青素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04%、0.08%、0.04%、0.08%;绿原酸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生长指标及肝体指数也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水平均为0.03%;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及肝体指数影响显著( <0.05)。

2.2 对红白锦鲤血液指标的影响

用添加不同竹青素和绿原酸水平的饲料饲喂红白锦鲤,养殖56 d 后测定其血液指标(表4)。由表4可知,Diet 2 饲料组红白锦鲤血清中TG 含量显著降低,TG 含量与Diet 8(竹青素和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8%、0.06%)饲料组差异不显著( >0.05),但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2 饲料组红白锦鲤血清中TC 含量显著降低,TC 含量与Diet 9 饲料组差异不显著( >0.05),但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9 饲料组红白锦鲤血清中LDL-C 含量显著降低,与Diet 2 饲料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2 饲料组红白锦鲤血清中HDL-C 含量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

竹青素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血清中TG、TC、LDL-C、HDL-C 均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04%、0.08%、0.08%;绿原酸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血清中TG、TC、LDL-C、HDL-C均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水平分别为0.06%、0.03%、0.09%、0.06%;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白锦鲤血清指标也有显著影响( <0.05)。

表3 添加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指标及肝体指数的影响

2.3 对红白锦鲤△*、△*、△*值的影响

用添加不同竹青素和绿原酸水平的饲料饲喂红白锦鲤,在养殖0、56 d 时测定其红斑处 *、*、*值,计算红白锦鲤体表 *、*、*值的变化情况(表5)。由表5可知,Diet 4 饲料组红白锦鲤△*值最大,与Diet 2 饲料组差异不显著( >0.05),但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1 饲料组红白锦鲤△*值最大,与Diet 2、Diet 5 饲料组差异不显著( >0.05),但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Diet 2 饲料组红白锦鲤△*值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 <0.05)。

竹青素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红斑处△*、△*、△* 值均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水平分别为0.04%、0.04%、0.04%;绿原酸各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红斑处△*、△*、△* 值均有显著影响( <0.05),最优水平分别为0.03%、0.06%、0.03%;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白锦鲤红斑处△*、△*、△*值也有显著影响( <0.05)。

3 讨 论

3.1 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增重率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养殖动物的增重量与初体重的关系,直接体现了养殖动物生长的快慢。肖洋等[5]研究发现饲料中缺乏绿原酸时,中华鳖增重效率低,添加绿原酸以后,中华鳖增重效率显著提高,在添加量为200 mg/kg 时,中华鳖增重效率最高。张纯等[6]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的绿原酸对建鲤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绿原酸的所有试验组的建鲤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添加量为200 mg/kg的试验组增重效果最为显著,这与肖洋等[5]研究结果相同。陈晓安等[7]研究发现,添加100~400 mg/kg 绿原酸能促进青鱼生长。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论相似,说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绿原酸可以促进红白锦鲤的生长。

饵料系数是体现动物对于营养物质利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杜仲等植物中绿原酸含量非常高,关于杜仲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的报道也较多。孟晓林等[8]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0.15%的杜仲纯粉可使草鱼的增重率显著提高8.57%,饵料系数降低0.13,并增加鱼体的肥满度。姚红梅等[9]研究发现,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杜仲提取物1 000 和1 500 mg/kg,能显著降低奥尼罗非鱼的饵料系数。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绿原酸可有效降低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是指生长率和生长时间的比值,体现了养殖动物每天的体重增长情况。吕武兴等[10]在日粮中添加2 500 g/t的杜仲提取物(绿原酸8%),发现肉鸡日增重提高了10.65%,饲料利用率提高了6%。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绿原酸可提高养殖动物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是体现鱼体对饲料蛋白吸收的直接因素,之间体现了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情况。尚晓迪等[11]研究表明,水产饲料中添加绿原酸能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动物体内自由基会损坏细胞、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绿原酸具有超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提高动物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肝体指数表示肝重与体重之比,肝胰脏的生长发育能影响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肖洋[5]研究发现,绿原酸对中华鳖肝脏重量及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而宁康健等[12]研究发现,在草鱼幼鱼饲料中添加0.08%绿原酸,试验结束时草鱼体重和肝体比显著增加,与本试验结果不相同,推测与试验条件、试验对象等不同有关。目前,关于竹青素对于动物生长性能影响的报道并不常见,本试验结果表明,竹青素不同添加水平对于红白锦鲤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

表4 饲料不同竹青素、绿原酸水平对红白锦鲤血液指标的影响mmoL/L

3.2 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血液指标的影响

血液指标包括TG、TC、LDL-C、HDL-C 等。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绿原酸添加量为600 mg/kg 时红白锦鲤血液指标的影响效果最明显,Sotillo 等[13]通过给小鼠静脉注射绿原酸,发现小鼠肝脏和血浆中的TG 含量下降;张兰寿等[14]发现灌喂20 mg/mL的绿原酸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胰脏、骨骼肌TG 水平;Frank 等[15]研究证明,在大鼠饲料中加入绿原酸后,降低了其肝脏胆TC 的含量;陈东辉等[16]报道了金银花提取物(有效成分为绿原酸)能有效降低血清和肝的TC 含量;杨天俊[17]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400 mg/kg 的绿原酸之后,血清中TC 含量显著降低而HDL-C 含量显著升高,肝胰脏中TG、TC、LDL-C含量显著降低而HDL-C 含量显著升高。以上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结果不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养殖对象、饲料配方、养殖条件等不同有关。沈健等[18]以成年SD 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模型,研究发现竹青素能显著降低SD 大鼠血液中TG、TC、LDL-C 的含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HDL-C 的含量。黄骆镰等[19]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竹青素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中TG 含量同时提高HDL-C 含量。以上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竹青素可以调节血液指标。

表5 饲料不同竹青素、绿原酸水平对红白锦鲤体色的影响

3.3 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体色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竹青素、绿原酸有抗病毒、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在鲤[3]、中华绒螯蟹[20]、青鱼[7]、大黄鱼[21]上都有相关研究,但在改善水产动物体色方面鲜见报道。本试验通过改变绿原酸和竹青素的搭配比例,研究其对红白锦鲤体色的影响,结果发现,竹青素、绿原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04%、0.03%或0.04%、0.06%的饲料对红白锦鲤体色的促进作用最强。

竹青素和绿原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04%、0.06%时红白锦鲤生长速度较快且体色得到显著提升;在该处理组,红白锦鲤血液指标达到最佳,TG、TC、LDL-C 的含量均显著降低,HDL-C 的含量显著升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红白锦鲤饲料中竹青素和绿原酸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4%、0.06%。

猜你喜欢
红白青素锦鲤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虾青素在设施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红白蓝之蓝》
小编,来条“锦鲤”
苗岭迎新——红白相映春意浓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