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农牧业篇

2019-09-05 02:23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包干我区农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是农牧业大区,拥有耕地面积1.1亿亩,草原面积13.2亿亩,农牧业是我区的基础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正在实现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70年春风劲吹,70年沧桑巨变。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奋进史,也是一部变革史。我区是率先进行农村牧区改革的省区之一。1978年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后,1979年我区就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全面推开,走在了全国前列。1984年我區将农村牧区的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不定期明确为“土地承包期15年”,建立和完善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以“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96年开始土地二轮承包,1998年全面完成,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稳定和完善了农村牧区的基本经营制度。2004年我区比全国提前3年全面取消了牧业税,2005年比全国提前1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彻底解除了农牧民土地承包关系的税费负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开启了农牧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倡导和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牧业发展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牧政策,着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更加充分的调动,推动了现代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牧区新一轮改革,2017年基本完成了草原确权承包工作,2018年9月基本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牧民的草场和承包地有了“身份证”,广大农牧民吃上了“定心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力度,拓展和提升农牧业中高端市场,推进农牧业完善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全区农牧业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70年砥砺奋进,70年硕果累累。本期“特别关注”让我们随着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巴彦淖尔,去见证“天赋河套”品牌的打造,去领略八百里河套农牧业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

猜你喜欢
大包干我区农牧业
互联网+大包干促进农民增收探讨
讲话稿
人民群众是开启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上塘公社推行“大包干”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