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

2019-09-05 13:40宋柯贤王天鹏贾其萃马子昌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混凝土

宋柯贤 王天鹏 贾其萃 马子昌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具有施工快、污染小、质量高等特点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同时近年来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中国,其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阐述了中国装配式混凝土的现状与相关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行业;混凝土;屋盖

中图分类号:TU7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11.027

1 前言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具有高效减排、绿色低碳、构件生产质量高、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等特点,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宏观政策的要求,也在中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助力前行。虽然在其推进过程中,相比于欧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2 國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状况

2.1 国外发展概况

以美国和加拿大[1]为代表的北美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着眼于预制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到20世纪中叶,预制混凝土技术已经大规模使用,使其充分发挥了施工快、质量优、环境友好等优势。此外,在美国与加拿大,相关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规范和标准也已十分成熟。

欧洲[2]国家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技术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北欧国家,更注重设计、材料、工艺与施工的完美结合。此外,欧洲国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可持续的理念相结合得更早,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

从亚洲来看,日本[3]在二战之后到20世纪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急速发展。此外,日本的许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震区,该技术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日本有关装配式建筑的规范体系也已相当完备,具有很高的水平。

2.2 国内发展概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装配式建筑进入中国,并在部分地区展开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十二五”之后,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国内众多学者开展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工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中国的应用开始走出低谷,并呈上升趋势,在实际工程中大量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关规范也在不断完善。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优点

3.1 构件质量好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构件主要有预制梁、预制屋盖、预制剪力墙、预制柱、预制屋面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等。预制构件均在工厂大批量生产加工,且预制构件在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构件出厂前,还会进行质量抽查,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

3.2 施工周期短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4]成之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极大程度地缩减了施工复杂环节。此外,传统施工中,不同季节的温度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而采用预制构件则能避免温度问题对构件的浇筑、养护、拆模等造成影响,不仅能够保证工期,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还能保证构件的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

3.3 施工精度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现场施工时,通常会与BIM[s]技术相结合。BIM技术能够预先模拟出全施工过程,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定点,保证施工的精度,极大地辅助了人员施工。

3.4 环境影响小

传统的施工作业中,其建筑材料均在现场堆放,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则减少了现场作业,这使得扬尘、噪声和废弃物的排放也得到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是一项环境友好型工程。其与传统施工相比,用水量[6]只有传统施工的40%,木材的用量更是只有传统施工的2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

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制约条件

4.1 技术体系不成熟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全部在工厂中生产[7-10],而工厂机器加工专业化的管理和机械操作水平较低,这使得加工时的精度有时会出现偏差,这也是现阶段预制构件工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现场不能有效完成拼装,降低了施工质量。此外,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密实性也难以得到保证。预制构件之间通常采用灌浆套筒进行连接,而灌浆后其内部的密实性存在很大的问题,现有的无损检测法操作起来十分复杂,不适合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密实度难以保证,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

不同的地域对于装配施工有不同的要求,而中国目前没有一套可应对不同地区、构造情况的施工体系。这使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地制宜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4.2 建造成本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前期进行预制构件的预制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预制构件生产厂上。此外,预制混凝土构件由于规格的不统一性,导致模板的利用率低,空间占用率高,这都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成本。而中国目前对标准化预制构件的规格要求没有相关的规范,这也导致了预制构件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使其成本反而会高于现浇的混凝土建筑,从而使得很多企业不会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4.3 施工水平有待提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虽然有施工高效的优点,但其对于施工的工艺也有极高的要求。目前,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是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才可进行操作,尤其是预制构件节点的连接施工,更是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进行操作。但是现阶段施工人员的培训还不太到位,培训的方法还不够成熟,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不达标,对于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巨大。

5 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措施

5.1 技术体系方面

加快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通用体系和专用体系研究,使其能够因地制宜,满足不同状况下的需求。同时应采用BIM技术辅助设计与施工,反复改进,最终达到标准化水平。通过BIM技术能够提前划分模块,尽可能多地寻找标准构件,降低成本。在模板的建造上,可以对3D打印技术进行融合,提高模板的精度,以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同时,也极大地缩短了开模周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5.2 建造成本方面

国家应当对装配式构件厂进行规划,包括厂址、服务范围、交通情况等,以保证构件厂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部分装配式混凝土公寓应有一套较为详尽的模板,这能够极大地提高模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速度、降低成本。此外,预制构件厂之间也应搭建平台进行交流,以保证不同厂家的构件之间能够有一定的相容性。在预制构件的运输上,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进来保证构件的安全性,减少损坏量。

5.3 施工水平方面

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施工水平高的施工人员,并且要定时开展技术考核,不断地学习新技术;要成立施工小组,进行新老帮扶,加大施工班子的建设力度;进行定期考核整改,施工小组间也要相互学习,提高施工水平;企业还应当与研究院一同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以解决目前施工中常遇见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方便施工,提高施工的质量。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现阶段是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传统建筑业,正在向绿色建筑业转型,应加大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支持,攻克难题。这不仅仅是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需求,更在施工效率的保证、绿色低碳的生产、新时代生产方式的崛起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1( 6): 16-18.

[2]叶浩文,周冲,黄轶群.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与启示[J].建设科技,2017( 19):51-56.

[3]邓文敏.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启示[J].工程经济,2018.28(lO):44-46.

[4]赵玉,秦丽荣,张宇航,等.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居舍,2019( 11): 68.

[5]马跃强,施宝贵,武玉琼.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6 (4): 224-225.

[6]徐驰,庄二飞,苏京,等.装配式建筑对绿色施工的影响[J].建筑安全,2018(8):15-17.

[7]顾小娟.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8( 13):7-8.

[8]李文,韩云峰.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1住宅与房地产,2018 (28): 25.

[9]梅彬,张哨军,夏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推广措施[J].工程经济,2018 (7): 48-51.

[10]辜蜀嘉.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推广措施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8( 44):162-163.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混凝土
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微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混凝土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江苏省行业内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