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2019-09-06 06:24庞贺海城市中医院心内科辽宁海城114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螺旋心电图准确率

庞贺 海城市中医院心内科 (辽宁 海城 114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8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同时予以64排螺旋CT(64-MSCT)检查、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比较64-MSCT、DCG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结果。结果:将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金标准,DCG、64-MSCT单一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低于CAG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与CAG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血管腔狭窄、阻塞,其起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发病初期无典型和特异性的症状表现,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推广受限。64-MSCT具有无创无痛、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等优势,目前已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手段。DCG对定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有关二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相关报道比较少。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8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作以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8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1例(61.4%),女性患者32例(38.6%),患者年龄在37~76岁,平均(56.8±7.5)岁。

1.2 方法

64-MSCT检查操作如下:界定扫描范围自气管分叉下方约1cm处开始,直至心脏膈面。设定管电流、管电压、螺距、准直、转速分别为400mAs、120kV、0.2/0.625mm、0.4s/r。完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后,以3.5~5mL/s的速率对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70~80mL行静脉注射,通过经验法自动触发扫描,感兴趣区域选定为主肺动脉窗水平的降主动脉,触发阀值、扫描时长、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120HU、10s、5.1s,经工作站分析得到图像后,采用心脏血管分析软件进行重建。DCG检查操作如下:选择仰卧位,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采用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进行连续描记,设定纸速度为25mm/s,再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电变化进行连续24h监测,完成信息处理和人工矫正处理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CAG检查操作如下:按照Judkin法经股动脉利用大型X射线机进行手术。阳性标准:≥1支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内径在50%以上。

1.3 观察指标

对DCG、64-MSCT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确诊率进行统计,任意一个结果为阳性,则可确诊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到的全部相关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处理器用SPSS22.0加以分析,诊断准确率等计数资料以%行表示,并在组间对比时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CAG、DCG、64-MSCT分别确诊48例、32例、34例,DCG与64-MSCT联合确诊46例;将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64-MSCT单一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CAG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02,P<0.05);DCG单一诊断准确率与CAG诊断准确率相比,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χ2=19.2000,P<0.05);DCG与64-MSCT联合诊断准确率与CAG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χ2=2.0426,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DCG、64-MSCT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确诊率(n(%))

3.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长期吸烟酗酒、季节变化、日常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2]。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性措施,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需采用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等方式,然而无论是外科治疗还是介入治疗,均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且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危险。

CAG可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否进行准确判定,其可对狭窄位置、范围、病变程度等进行准确定位,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冠心病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手段。但CAG作为侵入性检查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风险会有所增加,加之检查费用比较高,无法在基层医院普及。64排螺旋CT属于新型影像学诊断方法,其空间分辨率高,且具有广泛的纵轴覆盖面,可实现一次性采集和获取64排通道信息,与此同时还能快速得到128层图像,对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能够进行任意扫描以及图像重建。另外一方面,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通过64排螺旋CT可得到准确判断,明确管壁病理变化情况以及冠状动脉壁斑块密度,从而准确评估斑块性质。一般情况下,给予患者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70~80mL以后,即可得到高清的冠状动脉三维立体型成像信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4]。动态心电图通过24h监测患者心脏电活动的方式对ST段同步趋势图进行获得,得到和确认冠心病的具体发作规律、频次、持续时间等信息,进而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方便为后续开展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信息。研究发现,DCG既适用于正常人群,也适用于其他疾病无法运动或身体残疾的患者[5]。与传统心电图检查相比,其不仅可以大量的记录信息,且可以获得丰富的疾病信息,实现了24h检查。除此之外,DCG可对短暂性心率失常、一过性心肌缺血等进行捕捉,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6]。

本次试验将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金标准,结果发现DCG、64-MSCT单一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低于CAG的诊断准确率(P<0.05);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与CAG诊断准确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64排螺旋CT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螺旋心电图准确率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