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于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分析

2019-09-06 06:24王静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核磁共振室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胫骨

王静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核磁共振室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CT扫描与MRI核磁共振两种辅助诊断技术对于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均同时进行CT扫描与MRI扫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并将上述两种检查结果与之对照,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经关节镜确诊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MRI核磁共振检出率略高于CT扫描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期、Ⅱ期半月板损伤患者,两种辅助诊断技术检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半月板损伤患者MRI核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核磁共振相较于CT检查,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特别是Ⅲ期半月板损伤患者诊断的检出率高,诊断准确性好。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能力最大的关节,也是最易受伤的关节之一[1]。随着近几年交通事故以及意外伤害的增多,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半月板是胫骨关节面上的半月形软骨,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并缓冲震荡避免伤害[3]。而半月板的损伤需要及时发现并治疗,以免发生不可逆的伤害[4]。影像学方法成为了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关键,为研究CT扫描与MRI核磁共振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意义,现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均同时进行CT扫描与MRI扫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并将上述两种检查结果与之对照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受试者,年龄17~61岁,平均(36.2±7.4)岁,均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症状,经关节镜检查全部确诊为半月板损伤。纳入标准:①所选受试者有明确半月板损伤指征;②所选受试者均自愿纳入临床分析。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②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器官衰竭的患者;③有膝关节手术史的患者。

1.2 方法

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并拢伸直并固定,以矩阵512×512,层厚3mm自患者股骨下段至胫骨上段平行扫描,由两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盲法阅片,出现分歧时由第三人审核。

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向外侧翻转15°并放置在相应控线圈内,以层间距1.0mm、层厚3.0mm对患者进行冠状面、矢状面与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要包全膝关节。由两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盲法阅片,出现分歧时由第三人审核。

关节镜检查:纳入临床分析的患者经兄弟医院进行关节腔探查并确定半月板损伤等级。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以关节镜为检查金标准,将半月板损伤按照stoller分级分为三级:以表现为不规则或球型的高信号影为Ⅰ级;以表现为线性的高信号为Ⅱ级;以表现为延伸至关节面的线性或弥漫性高信号为Ⅲ级[5]。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时认为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辅助诊断技术诊断有效率对比如表1,经关节镜确诊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MRI核磁共振检出率略高于CT扫描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期、Ⅱ期半月板损伤患者,两种辅助诊断技术检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半月板损伤患者MRI核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是下肢活动的主要支配关节之一,由胫骨内外侧髁,髌骨以及股骨等骨成分构成[6]。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的频发以及各种意外事件如摔伤、撞击伤等的频繁出现,膝关节损伤成为当代人最常见的伤势[7]。

半月板是连接胫骨与股骨的C形纤维软骨构成,由内外两侧构成,覆盖约60%~80%胫骨平台关节面,对膝关节的活动以及膝关节承重、抵抗冲击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半月板的损伤也成为了膝关节软骨损伤中最常见的形式,如不及时发现或将进一步恶化影响预后[8]。目前对于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方法有CT、MRI、膝关节镜三种。膝关节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可做到完全有效诊断,但由于其伤害性大、疼痛性强,不宜在早期检查中使用[9]。故CT与MRI的选择成为了膝关节损伤早期诊断的讨论热点。

表1.两种辅助诊断技术诊断有效率对比(n=60)

CT扫描检查的原理为对于X射线发出与接收的信号进行图像的建构,在半月板发生损伤时,可见到半月板撕裂、关节囊积液以及肿胀等影像表现,从而为确立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10,11]。但是有文献表示,由于半月板形态较薄,与周边组织密度差别不大,当损伤轻微时较难检出[12]。同时大部分半月板损伤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骨骼退行性病变,导致半月板结构在CT影像中难以检出从而影响临床判断[13]。而MRI核磁共振可以提供病变位置多角度多方向的病理特征图像,以及病理变化周围组织及解剖结构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建议。本次实验结果亦证明,MRI核磁共振相比于CT扫描,在半月板损伤尤其是Ⅲ期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T扫描对于部分半月板损伤患者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CT扫描与MRI核磁共振在具体病例上的临床诊断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胫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