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钻微创与开颅手术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19-09-06 06:24于会华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外科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自发性开颅清除率

于会华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颅骨钻微创与开颅手术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颅手术和颅骨钻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骨钻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血肿清除率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颅骨钻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脑出血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旦发病,病情复杂且进展较为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病情恶化,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脑出血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开颅手术,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等特点。但是开颅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2,3]。近些年随着微创治疗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脑出血治疗。微创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得到患者越来越多的认可[4]。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分析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8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62.38±7.25)岁,脑出血量为30~52mL,平均(40.67±4.61)mL。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2.75±7.10)岁,脑出血量为32~55mL,平均(41.96±4.84)mL。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组间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处理,然后据血肿部位行额颞顶问号形切口或相应部位马蹄形切口,将脑组织以及蛛网膜逐层分离,直至将血肿腔充分暴露。对血肿进行清除,待清除结束之后,进行止血处理,置入引流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颅骨钻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步骤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②在患者额部或就近部位作横向切口;③应用颅骨钻在穿刺点位置进行钻孔,将硬脑膜采用十字切法切开并进行穿刺;④在患者血肿腔内置入引流管,并在引流管外端连接10mL注射器,对血肿进行清除处理;⑤必要情况下开展血肿抽吸,引流管留置3~7d,注射用尿激酶2万U血肿腔注入闭管2h,1次/d(制药公司: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85)[5]。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

基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肿清除率共同确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90%,血肿清除率>90%;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46%≤90%,血肿清除率>60%≤90%;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46%,血肿清除率<6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各项临床治疗指标,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38±7.24)min、(4.31±1.43)cm、(12.46±2.32)mL和(17.78±2.80)d,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34.89±16.73)min、(18.56±3.12)cm、(208.52±26.14)mL和(24.46±3.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68.83±7.92)%和(69.18±8.1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再出血,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患者有3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再出血,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P<0.05)。见表1。

表1.两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42,n/%)

3.讨论

传统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开颅手术,但是开颅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并且容易引发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微创手术为脑出血疾病的手术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颅骨钻在穿刺点位置进行钻孔,然后采用引流管对血肿进行清除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对于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血肿清除率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自发性开颅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