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机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康复锻炼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9-09-06 06:24刘亚萍庄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大连116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训练组股骨膝关节

刘亚萍 庄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辽宁 大连 116400)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CPM机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康复锻炼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91例股粗隆间骨折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归类为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实验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训练结合CPM机关节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训练;常规训练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①经过训练后发现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常规训练组明显较好,P<0.05。②经过训练后发现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Harris评分对比常规训练组明显较好,P<0.05。结论:CPM机在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康复锻炼的早期应用,可以使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更常见。患者出现粗隆间骨折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由于长期限制活动可引起膝关节的粘连,挛缩,僵硬等并发症。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有很多计划,但临床疗效仍有一些差异。主要通过股骨近端锁定板对其进行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行CPM机功能锻炼及屈伸踝关节的主动锻炼。CPM机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被动功能锻炼的仪器[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CPM机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康复锻炼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归为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实验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训练结合CPM机关节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训练,其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37±12.53)岁,骨折部位:左侧34例,右侧12例,骨折分型:Ⅱ型7例,ⅢA型14例,ⅢB型13例,Ⅳ型12例;常规训练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其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36±12.54)岁,骨折部位:左侧33例,右侧12例,骨折分型:Ⅱ型7例,ⅢA型13例,ⅢB型13例,Ⅳ型12例。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距(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标准的粗隆间骨折患者;②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③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④所有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板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

1.2 方法

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训练结合CPM机关节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训练,根据常规训练组的训练,同时指导患者在手术第5天使用CPM机器进行锻炼。从小角度(0~30°)开始,活动度逐渐增加(每天增加5~10°),直至患者的最大耐受水平,2次/d,45min/次。从慢到快,循环调整为45~8min。膝关节速度可以调整为0~4°/s。

常规训练组(对照组)。定期培训计划用于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早期锻炼和功能。在手术的第1天,双侧踝关节背部伸展和跖骨屈肌旋转和双侧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可以每天进行20~40次,健康侧每天保持膝盖和直腿10次。在手术的第3天,您可以用双手在床上进行上半身运动,增加运动量。您也可以用手掌贴在髌骨顶部,进行左右圆形按摩。力量从大到小,30min/次,3次/d。取四头肌的一捏:将手掌放在四头肌上,从膝盖上捏住,缓慢而温和,从小到大,30min/次,3次/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膝关节屈曲角度检测。在手术14d之前和之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膝关节屈曲的角度(以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最大限度为准)。

Harris评分检测。从四个方面评分髋关节功能: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总分为100分,其中:疼痛占44分,功能占47分,畸形占4分,联合活动占5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90分为优,80~89分为好,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CPM机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康复锻炼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后的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

经过训练后发现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常规训练组明显较好,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训练前 训练后实验组 46 31.5±1.8 110.2±2.8对照组 45 31.6±1.7 95.3±2.3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对比

经过训练后发现CPM机关节康复锻炼组Harris评分,优40(86.95%)例,良3(6.52%)例,可2(4.34%)例,差1(2.17%)例,优良率43(93.47%)例;对比常规训练组,优23(51.11%)例,良5(11.11%)例,可10(22.22%)例,差7(15.55%)例,优良率28(62.22%)例明显较好,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大多数老年人与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骨折后,卧床休息时间比健康人长,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并显著增加病死率。根据研究,10%~20%的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2]。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很多,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内固定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体质较差,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他们在骨折手术后不愿意移动。此外,他们担心骨质疏松症活动并导致再次骨折。家庭成员担心运动后会引起肿胀和疼痛,导致许多老年人在手术后无法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而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很多老人手术后仍然无法起床,无法自理,失去了手术的意义。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腱和关节囊粘连和萎缩,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关节和肢体功能。早期运动,早睡,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依赖,对老年人重新融合具有积极意义。CPM机是根据滑膜关节的连续被动关节活动理论开发的。为了进行等速肌肉运动,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周围组织的修复,防止粘连,减轻肢体水肿,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使患者达到关节的生理活动程度而无痛苦,可随时调整角度和速度,并量化当天增加的角度,使患者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他愿意接受治疗,比家人更能为屈膝提供时间和精力,而且成本不高,患者和家属都很容易接受[3]。

综上所述,CPM机在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康复锻炼的早期应用,可以使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训练组股骨膝关节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运动可延缓衰老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