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HbA2 HbF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06 06:24张奇沈阳市铁西区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市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全血比例

张奇 沈阳市铁西区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市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2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HbA2/HbF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指标。方法:选取40例血红蛋白病检测样本。根据采集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1、2两个组进行有效研究。测定人全血中HbA2/HbF的百分含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洗脱时间,峰形的测值的影响因素。使用D-10 Dual Program仪器的地中海地贫模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HPLC)方式检测。一组使用直接上样的方式,另外一组使用的是血红蛋白液上样。结果:样本条件的影响,一部分全血使用的是全血上样的模式1:300的比例稀释,一部分是以1:200比例稀释样血红蛋白液的模式进行上样,进行分析。检验证明,1:200的比例的血红蛋白上样中,上样分析效果明显优于1:300的比例的全血样本。以上检验需要控制面积需要保持在100000~4000000μvolt.范围内,避免堵塞情况呈现。并且峰值过饱和情况的检测是不精确的,需用碱变性试验进行验证,或者需倍比稀释或梯度稀释样本再行测定。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峰形图会有特征性变化,比如:时间处于0.37min的时候,unknown的数值,血红蛋白S-Window值等就会呈现。两组资料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样本稀释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地中海贫血模式横扫面积,并影响了HbA2/HbF的测定值。峰值过饱和的情况下,需用碱变性法进行验证。并且对异常血红蛋白病峰形的观察,可以对地贫基因的探究起到一个较好的提示性作用。

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HPLC)技术不断进步,其中,HbA2定量分析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检测技术。本文按照HbA2/HbF的标准化进行探究,主要分析HPLC检测中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因素[1]。探究全血中HbA2/HbF的百分量,使用在D-10Dual Program 仪器地中海贫血模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上样样本制备,观察分析洗脱的时间与血红蛋白峰形,影响结果的相关干扰因素,进而进行有效对比分析[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40例血红蛋白病检测样本。根据采集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1、2两个组进行有效研究。测定人全血中HbA2/HbF的百分含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洗脱时间,峰形的测值的影响因素。使用D-10 Dual Program仪器的地中海地贫模式,采用HPLC方式检测。一组,使用直接上样的方式,另外一组使用的是血红蛋白液上样。两组资料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此次样本人员在探究的样本构建之前,需要进行样本前的处理。1组直接上样,2组血红蛋白液上样。其中,血红蛋白的制备过程,主要以生理盐水清洗方式3次,然后取压积红细胞,接着按照比例加入等量的双蒸水,摇匀。再加上1/2的四氯化碳,在混合震荡的情况下保持1min,静止10min[3]。这个时候的离心率2000r/min,需要保持15min以上,接着吸取上清液,就可以提取到大约10%左右的血红蛋白液。样本处理好了之后,就需要进行HbA2/HbF定量测定[4]。接着利用HPLC的方式,一个部分是1:200的比例,血红蛋白上样,一个部分是1:300的比例,直接上样,按照参照对比的方式,分析HbA2/HbF的数值,进行平行分析。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究洗脱的时间与血红蛋白峰形,对影响结果的相关干扰因素进行有效对比分析[5]。

1.3 观察指标

探究高效液相色谱仪直接上样与血红蛋白液上样中,洗脱的时间与血红蛋白峰形,影响结果的相关干扰因素进行有效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χ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2.结果

1组与2组样本直接上样与血红蛋白液上样HPLC法检测结果对比中1组有9例患者结果峰面积高于或者低于在100000~4000000μvolt.范围内。然而,2组上样的结果峰面积全部控制在100000~4000000μvolt.范围内,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因此,对样本条件的影响,35例中是1:200的比例,一个部分是1:300的比例,接着使用直接上样和血红蛋白上样的形式,进行分析。检验证明,1:200的比例的全血样本中,上样分析效果明显优于1:300的比例的全血样本,见表1。

表1.1组与2组样本直接上样与血红蛋白液上样HPLC法检测结果对比(n)

3.讨论

针对于随机40例的全血样本取样中,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1、2两组,1组直接上样,2组血红蛋白液上样。首先,样本条件的影响中,分别使用是1:200的比例和1:300的比例进行上样,换句话说就是使用血红蛋白上样和直接上样的形式,进行分析,控制面积需要保持在100000~4000000μvolt.范围内,避免堵塞情况呈现。结果发现,1:300的比例的全血样本,由于年龄的不同,很容易出现堵塞吸样孔及标本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不符合上样的峰面积需求。1:200的比例的血红蛋白液上样,就符合上样的峰面积要求。这样就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诊断血红蛋白病。检验证明,1:200的比例的血红蛋白上样中,上样分析效果明显优于1:300的比例的全血样本。其中有3例测量不出HbF值,需要在碱性的控制范围上进行测定。经过以上1组与2组的实验可以发现,经前处理的血红蛋白液上样的样本,比直接上样的精确率更高。并且峰值过饱和事后的检测是不精确的,需用碱变性试验进行验证或者,需倍比稀释或梯度稀释样本再行测定。由此,HPLC在检测HbA2/HbF的定量指标时的干扰因素的时候,需要根据样本的稀释度,样本的年龄大小,峰形的图形等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提升基因分析,保证确诊率,实现有效验证。

猜你喜欢
液相色谱仪全血比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人体比例知多少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