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院高值耗材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2019-09-06 06:24王以文褚永华张华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工部检验科高值

王以文 褚永华 张华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内容提要: 高值耗材二级库管理模式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实践。每个高值耗材都有包含规格型号、生产批号等信息的唯一识别码,物流过程起始于厂家,终止于患者。医院零库存,信息可追溯。本院二级库已建立了五年多,两院区总计共有二十余个科室开设了二级库,总结二级库管理工作中的心得和思考,以供读者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耗材在医院运行中的作用逐渐重要。医用耗材不仅关乎医疗质量,也是医院物资供应链、经济效益管理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医用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用器械;由于高值耗材技术含量高、本体价格高、品种多,故而切实加强高值耗材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通过本院的几个临床科室的二级库的实例,介绍了高值耗材的管理方法,分析了优缺点,也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进方向。

1.二级库管理模式

二级库管理是以精细化管理和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医院物流,充分运用医院的各种资源,以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实现从科室需求申请,到院外采购、配送,院内验收、仓储、配送,以及科室使用全流程追溯的一体化大闭环管理[2]。二级库管理的流程见图1。

二级库与普通实库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根据实际使用的用量给供应商结算金额,这可以减少医院的耗材库存积压金额。另一个特点是每个耗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条码,条码信息包含了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流水号等耗材信息。通过系统,可以追溯到详细的耗材信息和用到此耗材的患者信息、手术信息,再加上联动收费等功能的添加,明确了收费信息。通过临工部的二次核对,确保购入、使用、收费一一对应无误。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使得高值耗材的动态链:生产厂家——供应商——医院——使用科室——患者,整个过程透明化。

图1.二级库的流程图

2.本院二级库介绍

本院自2014年8月在新院区试点手术室二级库起,现两院区已有手术室、心血管介入中心、肿瘤科病房、整形科病房、内镜中心、专科护士、综合牙科、口腔内科、ICU、血透室,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眼科门诊等十余个二级库。纳入二级库管理的耗材也不仅仅局限于植入人体的耗材,活检针、牙科材料、体外循环套包等对于医疗护理起关键作用的、价值比较高的耗材也逐渐作为二级库管理。两院区的耗材字典库由总院统一管理,日常工作由两院区临工部人员分别负责。

手术室、心血管介入中心和内镜中心是和手术有关的二级库,由于手术的特殊性,这几个二级库管理里面除了上述的基本流程之外,还有“跟台”模式。在手术之前供应商将可能用到的高值耗材一一扫描入库。临工部审核后,临床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耗材使用,刷条码出库。没有用到的耗材则退还给公司。“跟台”物资的出入库均不走虚拟库存的途径,没有虚拟库存和备货基数。纳入“跟台”模式管理的耗材有骨科耗材、心血管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等,特点是同一品名的耗材有多种规格型号。

手术室二级库是医院最大的二级库,耗材种类和规格也是最多的,从几十元的缝线至数万元的人工耳蜗,都有参与二级库管理。临床参与人员也是最多的。每个手术间都配有电脑和扫描枪。由巡回护士制作患者出库单,由收费班人员收费,再由器械班护士核对,最后护士长确认。手术室二级库虽然庞大,但管理却是相对成熟的。主要原因有二级库运行时间长、专人管理责任明确、耗材条码规范、临床人员全力支持等。

检验科二级库是特殊的二级库,管理对象是体外诊断试剂。检验科是个组织结构复杂的科室,下设体液组、免疫组、输血组、微生物组等多个小组。在日常工作中,仅有一级库的管理不能满足需要。因为一级库的出库数据只能反映领出到检验科的总试剂量,不能对其进行全程跟踪,它们的管理与控制更多的是凭科室人员的自觉性,难免出现易流失、难对账、难管理的情况[3]。检验科二级库的出库对象不是患者,而是各个小组,没有患者消耗单据。特别地是,临工部派专人负责检验科二级库的订单申领、入库验收、出库制单、库存管理等。检验科工作人员只需提出申领需求和办理出库领用,其余的都由临工部来操作。在二级库实行之后,各组的领用试剂信息都公开明晰,给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降低了难度。而试剂大多冷链配送,二级库管理人员也可以监管配送方式,确保试剂安全无误地供应。

3.二级库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根据几年来本院开展二级库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用二级库的模式管理高值耗材的优势如下:①证可溯源;以往的高值记录单都靠临床人员手工记录,并粘贴条码,保存时间长后就无法清晰辨认。而现在高值耗材都扫码出入库,信息贯穿了整个供应链和使用链。可追溯到某一患者使用的所有高值耗材的详细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对于检验科,根据试剂的批号也能追溯出使用该批次试剂的小组及时间区间。②控制成本:二级库高值耗材根据临床用量来与供应商结算,即实际用掉的才是医院购入的耗材,而临床科室的二级库备货不算入医院成本,这与传统一级库管理模式相比削减了医院的成本,也减少了总库的库存容量和库存压力。③消除信息失真:传统一级库管理模式中,耗材一经临床科室领出,除了日常巡检之外,临工部便不能对耗材进行有效管理[4]。收费异常、近效过效、更换等情况都是临床人员自行处理。引入二级库管理后,临工部人员能及时查询耗材情况。系统有“退库”“赠送”等选项,并由临床人员提交,临工部人员处理。临工部人员会在HIS系统里面核对患者收费情况,给收费正确上了“双保险”。

当然,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临床科室人员与临工部人员的工作量。除了正常流程以外,还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条码问题、收费核对、信息错误等,都需要多个部门的人员配合处理。②为供应商的管理带来了新问题。由于二级库实行的是“虚拟库存”,即备货在临床科室的高值耗材不算医院资产,而仍然是供应商提供的,所以供应商承担着积压货物的风险。对于有些可替代性小的、生产紧缺的耗材,供应商比医院更掌握主动权。有些供应商将少量货物备在自己库内,哪个医院真正需要了再送去。更有甚者,干脆不进口用量比较少的规格,造成大范围地区缺货。这给临床使用和临工部管理造成了不方便。③由于耗材积压库存、成本控制、效期管理等风险已经转嫁,临床人员没有动力去关注备货策略。他们往往为了保证在使用上不缺货,要求供应商尽可能多的备货,而大量备货不但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还增加了产品的过期风险[5]。④一些特殊耗材仍然难以管控。比如口腔科的有些耗材的使用和收费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按照医疗次数收费,有些按照耗材使用数量收费。即使做了患者出库消耗单,收费方面仍然不能明确,临工部也难以管控。

4.改进建议及发展方向

引入二级库耗材管理模式,医院方面节约了资金成本,供应商方面提高了耗材的周转效率,临床方面得到了透明的信息。

针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往后的实践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和临床人员做一个备货规划的探讨,如何确定各种耗材各种型号的备货基数以及备货频率,既可以保证临床的使用,又可以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②与信息部门、医保部门合作,全面开启联动收费功能,增加收费代码维护、收费套餐制作等功能,使得临床收费操作更加便利、准确性提高。③完善二级库管理信息系统,后台增加智能操作,如简化核对患者消耗出库单、自动化核对收费等流程,为临工部人员减少机械重复的工作量。④引入FRID射频识别系统,它能随时监测并记录耗材情况,具有全流程可视化功能,有利于医院科室与临工部之间的信息沟通,可实现精准医用耗材追踪[6]。

猜你喜欢
工部检验科高值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五彩湾工部龙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古代机构改革为什么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