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9-09-06 03:10王伟建杨建玲
健康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钛板牙弓颌骨

王伟建,杨建玲

(濮阳市中医院 口腔科,河南 濮阳 457003)

颌骨骨折属于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其中包括上颌骨骨折与下颌骨骨折,多为外界暴力冲击所致[1]。既往治疗颌骨骨折常用形式为牙弓夹板与绷带,同时配合口内外矫正器进行矫正治疗,但其无法满足骨性愈合所需的稳定性,而既往的颌间结扎固定、不锈钢丝骨内固定、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等存在疗程长、固定方式不稳定、效果欠佳等不足[2-3]。本研究观察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的疗效,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86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排除合并颌面颈部其他疾病、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16~61岁,平均38.46±10.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5例,摔伤6例,打击伤2例。观察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15~62岁,平均38.52±10.5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3例,摔伤7例,打击伤3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 观察组在局部麻醉条件下同期实施骨折内固定及牵引牵引钛钉植入治疗,依据患者颌骨骨折位置选取手术入路位置,开放性骨折尽可能从原创面入路,充分暴露骨折端后清除骨折端骨碎片、肉芽组织、血凝块等,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闭合性骨折与上颌骨骨折采用眼睑下切口联合口内前庭沟切口;上颌骨并颧骨骨折采用口内切口联合眼睑下、眉弓切口;下颌骨骨折采用口内切口。对照组实施牙弓夹板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两组均于术后2 d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 显效:伤口愈合效果达预期,颌骨解剖结构正常,颜面无畸形,咬合关系正常,牙龈无炎症;有效:伤口愈合效果基本达预期标准,颌骨解剖结构基本正常,颜面无明显畸形,颌骨基本恢复至正常解剖结构,牙龈无炎症;无效:不符合上述评估标准[4-5]。

1.3.2 功能恢复情况 统计两组咀嚼功能(无明显错颌,上下牙中线与面中线一致,咬牙合有力,颌面前伸无明显咬牙合错位为1分;有明显错颌,上下牙中线不齐,咬牙合疼痛或无力为2分)及开口功能情况(张、闭口时颞颌关节无弹响或疼痛表现为1分;张口或闭口颞颌关节有弹响或疼痛表现为2分;张、闭口时颞颌关节均有弹响或疼痛表现为3分)。

1.3.3 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骨折移位、排异反应、牙齿损伤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疗效及并发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3例感染、2例骨折移位、1例排异反应、2例牙齿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60%(8/43);观察组只出现1例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1/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14)。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3个月,两组咀嚼功能、开口功能分值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典型病例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影像表现见图1。

表2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分)

注:a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图1 典型病例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影像表现

3 讨论

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咬合关系紊乱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咀嚼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且近年来,颌骨骨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还可并发脏器损伤或颅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7]。

颌骨骨折的治疗需掌握恰当的治疗时机,严密观察患者骨折情况,慎重治疗,并依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既往的牙弓夹板与绷带配合口内外矫正器矫正治疗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需求。本研究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及开口功能恢复情况佳,提示该种手术治疗方案更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功能恢复。颌间牵引钉治疗具有无需麻醉、安全、操作时间短、使用范围广及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轻微等优势[8]。且王卓为[9]等报道显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及安全性,可有效恢复患者颌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颌面部外观美,治疗效果佳。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治疗可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力学环境改变,提升固定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伤周边神经血管,此外,其还可缩短颌间牵引时间,避免长时间颌间牵引所产生的不适,促进患者恢复[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该项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治疗可减少颌间牵引时间及可获得较佳的稳定性有关。

综上所述,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治疗颌骨骨折疗效佳,安全性好,且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钛板牙弓颌骨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轧制方向对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眶壁骨折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内固定钛板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