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对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9-09-06 03:27杨飞杨冠强
武术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发文武术

杨飞 杨冠强

摘要:为了解我国武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动态,以“武术教育”为主题1999-2018年收录的432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432篇文献的发表年代、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与国家推行的政策方针、国家体育赛事举办、教育改革措施密切相关,其分布特征和普莱斯定律相符。中国武术、武术教学、学校武术、武术文化、传统武术这五个词是武术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武术教育 武术文化CiteSpace 知识图谱

武术,曾讲武于军事战阵;演艺于宫廷瓦舍;较技于搏击擂台;活跃于乡田里弄;驰骋于大江内外。[1]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孕育的文化瑰宝,是一代代华夏儿女热血激情演绎。从大秦帝国到雍正王朝,历史沉浮,朝代更替,数次“禁武令”的颁布推行,武术的传承虽更迭起伏,险象环生,却经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还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传承。通过对中国武术教育研究文献的聚类分析,从而发现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研究热点,以促进中国的武术教育蒸蒸日上。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识网( 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以“武术教育”为主题,检索1999-2018年(本研究下载文献时间是2019年3月16日)“SCI”“EI”“核心期刊”“CSSCI”等选项的文献,共432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软件,对1999-2018年国内关于“武术教育”为主题的432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本研究使用Pathfind(寻径网络算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主题等方面进行合作,以期了解我国20年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作者、机构、热点分布等前沿发展脉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教育研究20年内的发文量

如图1所示,1999-2018年20年内,我国武术教育的年发文量持续攀升,检索出“武术教育”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有432篇。1999年仅发文1篇,2000年发文3篇,探索武术教育的论文在这几年间屈指可数。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武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武术一时间成为了研究热点,探析武术教育、研究武术热潮持续发酵,其发文量也开始逐年增加。此外,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也涌现出一批武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献,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在2004-2006年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北京夏季奥运会在京举办,举国欢腾,中国的本土文化能否入奥成为了最大的热点,自2006年开始,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激增。武术在奥运会的华丽亮相,提高了全世界对中国武术的关注度。2009年,伴随着38篇的年发文量,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奥运会以后,武术教育研究的热度有所回落,但起伏不大。奥运会的影响让政府开始重新审视中华武术的美好前景,2010年9月起,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编制的《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实施;201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武术段位制走进学校,武术段位制因之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选项;2016年国家相继出台《体育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国家出台的这些方针政策为学者们的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2016年,伴随着国家武术热,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随之迎来了第三次高峰,我国的武术教育研究日趋成熟。

总体看来,新千年后,武术教育的研究工作日益丰富,这些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方针,更是与大型的体育赛事息息相关。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量也符合普莱斯增长规律: “即文献增长至高峰值后会趋于平稳并回落,直至某突变因素的出现才能促使文献发文量再次增长”。[2]

2.2 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作者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对发文作者的聚类分析,邱丕相、王岗、杨建营、郭玉成、赵光圣等5位作者的节点较大,以这5位作者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也相对较大,而边缘部分的网络节点相对分散,表明这些研究作者较为分散,缺少聚集性,更倾向獨立研究。

从表2看出,邱丕相以54篇的发文量占据武术教育研究发文量首位;王岗以41篇排在第二位;杨建营以35篇排在第三位;郭玉成和赵光圣分别以29篇和25篇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这5位作者中前4位作者研究年份起始较早,这与武术项目进军奥运、奥运会在京成功举办是分不开的,其中排名前五的作者中其中三位都来自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对武术研究起始较早,时间较长,因而研究成果较多,这与上海市早期武术运动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及上海市政府对武术的重视程度有关。[2]从作者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从事武术文化方面研究较多,恰好是我国当前武术研究的热点,而武术教育研究的偏少。我国的高产作者分布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专业的体育院校,其专业相对集中,专业人才较多,研究领域自然比较广.也更凸显了体育学院的专业性,但全国各大师范院校的体教部或体育系武术教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也恰好体现了“术业有专攻”。

图3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机构分布

对武术教育研究的发文机构进行聚类分析,如图3所示,整体上分析,武术教育研究的432篇核心期刊论文共来自116个研究机构,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发文量位居榜首,为108篇,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紧随其后,分别为45篇、40篇、28篇和26篇,另外排名前10的机构当中,专业体育院校占了6位。由此可见,专业的体育院校对武术教育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前10排名的研究机构中,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师大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这些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对武术教育研究也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可见,这些高产机构的分布几乎集中在一线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其信息反应灵敏,经济条件成熟,是国内优质科研人才和高水平运动员的首选之地,人才的相对集中加上科学技术的得天独厚,搭载了高层次的、对外交流的平台,人才对资源合理利用,自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3]

2.4 我国武术教育研究关键词分析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4】文献的主要研究热点以及方向可以通过关键词共献网络来展现,图4所示,每个節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出现的频率越高;每个节点之间的连线多少代表节点的相关程度。通过对“武术教育”主题搜索的432篇核心期刊进行“Kevword”关键词的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共现关键词864个,“武术”223次, “武术教育”123次, “武术文化”69次, “学校武术”65次,“传统武术”57次“教育”出现48次。

2.4.1聚类群“中国武术”和“传统武术”

图4可以看出,聚类群中,“传统武术”和“中国武术”的节点与“传承”“武术传播”等节点的连线比较密切。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以其各种各样的形式诠释着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上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武术的研究。《吴越春秋》记载:“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攻守之道”的专著《剑道》和《手博》;宋代宋华岳在其所著兵书《翠微先生北征录》记载:“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代的戚继光《纪效新书》谓:“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绵张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共十六家拳法。”这些武术专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的宝贵财富,也正是这些一部部武术史籍经典铸就了今日的中华文明,增加了中国武术的神秘感。

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近些年中国武术表演团曾先后到达60多个国家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不仅增进了国际友谊,而且大大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武术的惊鸿一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国际上,武术热正方兴未艾,“GongFu"‘ShaoLin”“WuShu”已然成为了中国的标签,近些年来中国学习武术的外国人络绎不绝。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将会有更多的学者们投入到对武术的研究中,去不断挖掘这座有着厚重、磅礴历史的文化宝库。

2.4.2聚类群“武术教育”和“学校武术”

在聚类群中,以“武术教育”与“武术教学”为代表,“学校体育”“学校武术”“学校武术教育”“体育教育”等与之紧密联系。结合文献发现,学校武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中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和系统性特征。【5】中小学生是民族希望,是国家未来,因此对他们的武术教育中武德与行为规范、武术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体育研究中最多的一个群体。【5】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武术教育的重视,武术的课程改革、武术的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变化,武术进校园实施以来,很多学校配备了专业的武术教师和训练场地,调动了学生尚武的热情。乔晓光先生认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就武术继承和发展而言,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武术教育问题。【6】正如刘三元先生所云.“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武术教育是中国武术传承的基础,如何更好的传承给后人,如何更好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将武术发扬光大是武术教育者一直探索的问题。

2.4.3聚类群“武术文化”和“武术传播”

聚类群中,以“武术文化”和“武术传播”为代表,与其连线较为密切的有“文化传承”“发展”“价值”等。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代代华夏儿女薪火相传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印记。近年来,国家主席大力推进文化强国之路,时刻强调文化自觉,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树立,武术作为传承千年未曾断层的传统文化,无不展现其璀璨的文化魅力。【7】武术文化研究是武术教育研究中绕不开的热点主题,不管是跨学科还是其他方法论的研究,都会涉及到武术文化的研究。武术文化是武术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气质,一种特征,也是一种文明的符号。伴随着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的美学特质、美学理论、影视美学、民族传统理论都将成为研究的热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应运而生的武术产业研究、武术发展史研究、各具特色的地域武术研究以及武术养生研究都将成为武术文化研究的热点。

3 结语

纵观20年来我国武术教育发展的历程,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这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大型武术赛事的举办,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引导,国家教育改革措施实施,世界一体化和平的外部环境,都是武术教育发展的强有力因素。武术教育的研究始终以武术为主线,不断细化和拓展,衍射出各方面研究热点。

时间的推移,武术教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趋于多元化和综合化,研究方向也从宏观到微观,粗略化到细致化。然而,学者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当前武术热点做研究的时候,应该着眼中国传统的武术研究,比如民间武术、地域武术的传承,将其发扬光大,避免传统武术的断层。目前,现代武术教育如火如荼,国内的武术竞技套路、散打与外来的跆拳道、空手道、巴西柔术、泰拳等几乎在中国的市场平分秋色,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武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承,一种灌输,更是一场较量,国内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博弈。研究其教育功能的同时,加强经济、市场因素的探析;研究武术美学的同时,增加防身自卫能力。不仅让更多的国人为中国武术骄傲自豪,还要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让中国的武术文化与国际接轨。随着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不断深入,横向研究以及纵向研究的交叉,与其他学科的联动结合,更多的武术教育热点将走进学者的视野,也将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武术科学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3.

[2]耿佳丽.中国武术研究主题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8(11):61-63.

[3]孟国正,王明震,中国网球研究主题20年演进脉络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7):29-33.

[4]王岗,吴松,“大武术观”视阈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19-25,40.

[5]刘亚,基于Citespace分析近十年来武术研究现状与趋势Ⅱ]武术研究,2018(4):68-72.

[6]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2):76-78.

[7]杨刚.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武术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8:1-40.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发文武术
中华武术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