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的先锋

2019-09-06 03:09ZimiAutumn
华声 2019年8期
关键词:陈彬垃圾处理垃圾桶

Zimi Autumn

很多人不知道,垃圾分类在中国已经推行了19年。尽管目前仍处于初始推进阶段,但在这条路上,已有不少人在负重前行。

陈彬就读于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期间一直专注于垃圾处理中的“固废资源化”研究,并在2016年创业成立公司。将理论研究投入了实践。与在城市风风火火推行的垃圾分类不同,陈彬团队选择先在农村进行试点。

7月初,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北金村来了新物种——颇具科技感的湿垃圾处理站。在这个处理站中,垃圾完成了从“弃儿”到有机肥料的蜕变。

每个清晨,湿垃圾桶被保洁员放上指定架子后,会将垃圾一股脑吐出来,紧接着进入到分拣阶段。有肥料价值的瓜果蔬菜将进入到“粉碎”区域,再被压榨、发酵、降解,1天后,它们中的10%将转化成有机肥料,以新身份再次回到林地里。

而这一切能够顺利运作的前提是垃圾分类。

在北金村。垃圾分类早在2018年10月就开始推行,而政策执行以来,村子的周遭环境以可见的速度在发生改变,这也成为村民垃圾分类的动力。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村内垃圾分类参与率基本达100%,投放准确率达90%。放置在村内700多户人家门口的干湿两用垃圾桶,已成为北金村的特殊标志。

学术派陈彬,用技术优化了回收链条,提高了存量市场效率,而在垃圾处理这个看不见的战场里,也有人通过另一种方式加入。

《饮料瓶回收需要拧瓶盖撕标签?》《电池到底怎么回收》……知乎上的“超叔爱环保”专栏中,作者汪剑超以每个月一到两篇的频率更新着。这个曾经以码代码、开发软件为生的微软工程师,已经在垃圾分类这条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的路上走了8年。

2011年,从微软跳槽到绿色地球,汪剑超与垃圾分类的交织从这里开始。绿色地球的运作模式较为简单,通过将垃圾回收商与用户连接起来,再把垃圾卖给回收商赚差价,出发点仅仅是改进原有体系效率。半年后,并未培养起垃圾分类习惯的用户大面积流失,如今已推出互联网回收主流市场,主要靠政府支持来维系运转。

6年后,汪剑超带着7人团队出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奥北环保。采取了与绿色地球完全不同的打法。

在成都,许多小区、学校、商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场所,都能看到“奥北自助投放点”,放弃“连接者”身份的汪剑超,開始与拾荒者打响一场垃圾追逐战。

而在获取用户上,重点也从获客量转向留存率。为了筛选出真正有垃圾分类意愿的用户,奥北需要用户先花费10元购买环保袋,每个环保袋再贴上二维码,这是每个家庭的“垃圾身份证”,所有的垃圾都能追本溯源,以监测垃圾投递不当行为。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子弹财经”

猜你喜欢
陈彬垃圾处理垃圾桶
Variational quantum eigensolvers by variance minimization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爱到最后
爱到最后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