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养正心 融育全才—雄县第三小学德育掠影

2019-09-09 00:44曹振坡刘海涛通讯员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雄县劳动家长

本刊记者 曹振坡刘海涛 通讯员 左 军

到雄县第三小学采访,王贺苓校长领我们在校园内巡看环境。地上很干净,偶尔有风从某处吹来小块废纸,王校长随手拣起来,待走过垃圾箱时丢进去。显然,这已是惯常。弯下腰捡拾垃圾是这所小学的倡导之一,有时候,学生弯腰捡垃圾还会有惊喜:有些细心的老师看到后,会立即通过手机里的评价系统,给他(她)颁一颗“星”。即时评价是这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类似的生动情节在他们的德育工作中还有不少,一起来看一下吧。

比比谁最能干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后,雄县三小都要举行一个活动——劳动实践技能大赛,这已成为学校传统。劳动技能大赛围绕孩子的日常生活技能展开,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展示项目。一年级——整理书包,二年级——叠衣服,三年级——削土豆、剥蒜,四年级——做水果拼盘,五年级——包饺子,六年级——拌凉菜。这项比赛是劳动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滋生对劳动的情感,在提升技能的过程中爱上劳动。一旦有了动力,有了兴趣,孩子们所展现出的潜能令人赞叹不已。整书包、叠衣服、削土豆、剥蒜都不在话下;水果拼盘做得不逊于艺术品,还有内涵——为雄安新区的成立、建设表达欢欣之情、提出环保倡议;包的饺子、拌的凉菜让评委大饱口福。很多家长都参与其中,比赛结束后,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品尝劳动果实,其乐融融。

“启蒙养正,明理育才”是雄县三小的办学理念,由此又精炼出“向善、励志、乐学、成才”的校训。为把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他们深入挖掘校训内涵,确定了十二个方面的行为习惯为德育主题,开展每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一月勤学,二月励志,三月追求,四月劳动,五月安全,六月环保,七月博雅阅读,八月健体,九月礼仪,十月爱国,十一月诚信,十二月法制。主题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有了“抓手”,避免了假、大、空。上述劳动实践技能大赛就是劳动教育的一部分。为保证主题教育活动的系统性、持续性,他们把上级要求开展的主题活动与“每月一事”有机融合,遇到特殊情况在时间安排上做些调整。几年下来,学生不仅对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有了清晰认识,在实际行动上也有了切实进步。

人人都有才

周四下午3:00之后,雄县三小校园变得多姿多彩,一派蓬勃。28个校级兴趣社团、16个年级兴趣社团各自开展活动。室外:健美操、武术、篮球、足球、腰鼓……有招有式,龙腾虎跃;室内:合唱、器乐、舞蹈、戏剧、书法、板画……有板有眼,雅韵悠悠。“基础+特长”的育人模式,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园,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几年来,雄县三小学生在省、市、县各级艺术大赛中获奖无数。褚宝仪同学的书法作品还入选神州十一号搭载作品,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参加兴趣社团并非只为了发展特长,而同时也为了带动全面发展。学校强调参加社团不能影响学习,参加者要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时间,如果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就要暂时失去社团活动资格。为了能参加自己真心喜欢的社团活动,孩子们都加油学习。有些社团,其成员的学习成绩齐齐进步。社团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挑战中获得了成长。如合唱团的学生要参加县里的比赛,要在一个月内练熟5首歌——都没学过,都有分声部演唱环节,孩子们硬是拿下来了,并最终取得了理想成绩。比赛完后,那种快乐、成就感久久难以忘怀。

随时点亮“星”

学校开展阅读活动期间,梁聪老师每晚睡前都要花点时间给班里当天阅读表现好的学生点亮“小星星”(一种奖励标志)。每天,她看到学生做了好事,或者在某方面有好的表现,也会随时通过手机上的评价软件,给学生“亮星”。在三小,班主任都习惯这样做。

雄县三小秉承“评价即导向,评价即管理,评价即教育”的理念,制定了包含“品德、学业、身心、特长、实践”等5个一级指标、5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管理“三表一卡”“共同守护100分”为主要载体,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系统,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即时评价体系。这一评价实践经验获得了教育部基教司领导的高度肯定。

累并快乐着

再好的环境、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文化,没有教师的辛勤付出,也不会结出教育硕果。雄县三小的教育成绩离不开那些累并快乐着的教师。

雄县三小建校还不足7年,教师中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学校,不少教师反映:来到三小后,感觉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但每天、每周、每月干什么,都有章可循。他们感觉很充实,也能不断地看到成果,真切地感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校领导和各相关处室的倡导、组织下,教师们常针对某些问题展开专题交流。比如,很多教师在农村学校时,所带的都是同村的孩子,与家长交流很随便。现在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了,与家长交流就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于是,学校就组织班主任们一块教研,例如,研究如何向家长传达学校或班级某些工作的意图,如果家长有异议如何解释,制订哪些预案,等等。久而久之,老师们的专业能力都有提升。

得到“点化”后,老师们发挥出了各自的创造力。比如在学校劳动月时,梁聪老师给班级设计了更具体的活动内容:第一周洗(全家人)袜子,第二周洗碗,第三周擦地,第四周给父母爷奶捶背。期间,家长们把孩子劳动的照片在微信群内分享,交流感受。四周劳动结束后,孩子们在班内分享体验——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家长们在家长会上分享体会。活生生的事例让家长、学生都深受触动。

老师们干得欢,享受到的待遇也不差:食堂早早开门,为带早读的老师们供应早餐;教学楼内设立两大间午休室,床位很多,供老师们休息;阅览室内开辟有教师阅览区,提供咖啡;每周六日请瑜珈老师给老师们上课,免费;老师们过生日,学校送鲜花、蛋糕;节假日,组织教师联欢、座谈……校长常去各办公室转一转,询问老师们有什么要求。有次感冒多发季节,学校专门给老师们一人发了一袋姜丝红糖。

正是社团活动时间,窗外传来激昂的腰鼓声,从中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初心,他们的自信,他们的欣慰与快乐。

猜你喜欢
雄县劳动家长
雄县人大常委会“一家一站”建设见成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雄安·雄县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 周年军民联欢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