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筑的园林表达
——第八届中国( 重庆) 国际园林博览会龙景书院设计

2019-09-09 06:45夏晨曦
智能城市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讲堂藏书庭院

夏晨曦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别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起于唐代,兴于两宋,书院的产生带来了古代教育史的重大变革,形成了官学、私学与书院并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1]。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但其最基本的功能可以归纳为:讲学、藏书、 祭祀三结合的基本规制。

1 我国古代书院园林的形成

“书院建筑是民俗建筑和庙宇建筑的复合体,是一种以民俗建筑为主体,庙宇建筑为重点,带有园林环境的乡土性文化建筑。它是一个多样性、多功能的建筑组群,是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培育人才、 传播文化的基地”[2]。书院园林的格调皆崇尚自然,讲求宁静、淡雅、清幽。园林富含诗意,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1.1 主体建筑部分

(1) 讲堂一般居于书院的中心,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书院是讲学、集会等重要礼仪活动的中心场所,容纳的人也比较多,而且面对庭院的一面或两面开敞,以增加群体活动的场地。讲堂是庄严肃穆的场所,因而其建筑型制最高。(2) 藏书楼一般位于书院中轴线的地势最高处,一般也是书院中最为幽静的地方。(3) 文庙和其他祭祀性建筑在书院中起传统教育的作用。

1.2 庭院

在书院园林中,为了增强各主体建筑的独立性,建筑前面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庭院。书院庭院讲求雅致清幽,故一般庭院尺度不大,以亲切宜人为度,多配置松、竹、梅等富含文化象征性的植物。

1.3 亭廊组合

书院中有轩廊、碑廊等,其一般位于讲堂前庭院的两侧,目的是为了扩大讲堂的空间使讲堂和斋舍联成一体,以增加空间流动性。徜徉其中,在感受到书院的漫长历史的同时,更增添了书院园林的文化内涵。

2 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龙景书院设计

2.1 项目概况

龙景书院是一个供展示、游览和科普的文化型仿古建筑群,是园博园重要组成部分。龙景书院居于园区东侧,占地3 760 m2,总建筑面积944 m2。基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俯瞰浩渺湖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风水宝地 (见图 1)。

图1 龙景书院

2.2 布局原则与空间序列

(1) 布局原则。基于“因地制宜、散而不乱、抑扬相间、气韵流动”的原则,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最大限度地使建筑融合在山体与绿色之中 (见图2)。

图2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2) 空间序列。设计中以中轴线上的三进院落和侧面的一重院落互相渗透、互为融合,串起了书院的主体骨架,形成以讲堂、祭祠为中心,以藏书为辅互相连续的建筑群 (见图3)。整个书院分为四个功能区:以前院为中心的藏书区,以涵碧山阁为中心的讲学区,以静心堂为中心的祭祀区及以侧院为主的园林区 (见图4)。这些分区以院落互为依托,结合庭院景观,打造了一个精致清幽的世外桃园。

图3 空间结构

图4 功能分区

教学区——以讲堂为中心。书院强调教化,故以讲堂 (涵碧山阁) 作为书院主体建筑,以山门和院落作为空间铺垫,烘托气氛,确定“尊者居中”的讲堂地位。

藏书区——以前院为中心。藏书建筑在书院中主要有收藏、整理和编校的功能,在空间和形制上配合在讲堂左右,两厢合围,高度较低,形成完整统一并且连续的立面效果,营造浓重雅致的书院氛围。 连接藏书区和教学区的轩廊,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物。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能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可观赏到万千变化的景色。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使相互借景成为可能。

祭祀区——以祭祠为中心。祭祠是书院进行德育与祭祠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会宣传、崇尚先贤的手段。为方便书院内部人员以及外来者的参拜,故将祭祠 (静心堂) 安排在讲堂之后,这样在宣扬了书院尊师重道的传统精神的同时,又突出书院以讲学为中心的教育功能。祭祀空间以祭祠为中心,其卷棚形制、构件、规模上有别于书院内其他建筑。

园林区——游戏场所。书院除了讲学、藏书、祭祀等基外,还有学习、生活、游息的场所。园林区灵活地结合地形,配合自由开敞的游廊,依附于主轴线,形成自由活泼的第四空间院落,以打破主 体建筑的规整严谨。

3 龙景书院的园林表达

3.1 龙景书院的园林景观

龙景书院的园林景观整体表现在 自然景观与人工园景的和谐上,整座书院以东西纵向中轴线园林景观为核心,着意渲染,精雕细琢,创造出—个完整而富有变化的园林景观序列,表达“礼”制文化景观,书院建筑作为自然风景中的人工景观要素,并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3.2 龙景书院园林式建筑

从波光粼粼的龙景湖远观书院,建筑丛林隐露、若有若无,与自然山麓浑然一体,求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珠联璧合。灰砖青瓦、白粉墙 垣的园景建筑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显示出朴素雅致、淡泊宁静的文化气质及水墨画的艺术格调和朴素淡雅的山野情趣 (见图5)。

图5 园林式建筑

3.3 园林景观设计

整座书院园林景观以东西纵向轴线为核心,由引导景观、前区景观、院落景观和后区景观四大递进式景观序列组成。通过精雕细琢,创造出 一个完整而富于变化的“礼”制文化景观序列,这种递进的节奏和规则的韵律将人文园林景观序列推向高潮 (见图6)。

图6 景观结构

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结合园林绿化及其植物品性,场景表达寄情于花草树木,借景抒情。书院园林因地制宜,就势成景,高地堆阜种竹,与书院朴素的建筑形式和粉墙黛瓦的淡雅色调共同表达出一股浓厚的书卷味。

4 结语

恰逢国家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到意识日程上来,通过建筑师的努力和园博会这个大舞台,以龙景书院为契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再现巴渝风土人情和古典园林意境,充分展示巴渝文化内涵和山水园林特色,试图为巴渝风格的园林景观与建筑相结合做出有力尝试,指引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猜你喜欢
讲堂藏书庭院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回到庭院
庭院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小毛驴藏书
庭院中的童年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