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竣工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2019-09-09 06:45朱玉云
智能城市 2019年17期
关键词:拐角建筑物测绘

朱玉云

(安徽省第二测绘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也越加完善。城市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城市建设进度及时更新基础地形图和数据库,对于城市建设项目竣工测绘成果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竣工测量水平,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显得愈发重要。

1 建筑物竣工测量数据处理

建设工程竣工后,为检查建筑主体的主要结构及路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竣工测量[1]。工程竣工测量是真实反映施工后建 (构) 筑物实际位置的最终表现,也是后续阶段设计和管理的重要依据[2]。竣工测量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资料包括两部分,第一是为相关建设单位提供的竣工验收资料,另一种是实时更新的数字地图。

1.1 竣工验收资料处理

建筑物的转折角通常是45度角或直角形式的拐角,实际测量计算得到的建筑物拐角坐标值和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关规范要求建筑物拐角的测量值应该与理论值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拐角主要包括阴角和阳角两种形式,测量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物阴角、阳角测绘

外业测绘过程中,假设棱镜中心是O,拐角如果是阳角,则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角度偏心进行观测,以T-E之间方向值、T-O之间距离值作为观测值。如果拐角值是阴角,测绘过程中,通过角度偏心观测,测量值便是F位置的观测数据,如果距离偏心测绘速度不满足测量要求,可以直接选择O点观测值,但该种情况下采集到的观测数值会和预期数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此时,需要为该点编码添加特定字母,表明明该点存在误差,内业处理过程中便会结合编码预测点位观测权重,有效区分该碎部点属性,是误差点还是正确点[3]。

针对采集后的数据实施准确计算,获得不同点坐标信息,结合建筑物实际形态,连接各个实测坐标点,以AUTOCAD平台为基础采用全站仪数据成图系统,进行科学编码实现自动化连线。明确建筑物方位,按照最长边原则实施自动定位。从建筑物的现有方位边入手,通过坐标解算得到建筑物临边夹角,采用数据库自动匹配碎部点观测权重,结合提前设定角度阈值计算拐角理论值。如果方位边两种端点之间存在明显误差点,则需要判断和其相邻的下一部分端点性质。假如该点属于正确点,则可以通过两种正确点对中间误差进行准确计算。返回起始边闭合差如果不超限,按照距离分配误差。该种情况下,拐角坐标通常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拐点已经是十分接近最或然值。把建筑物各边变成理论值方位边,通过相交的临近方位边明确建筑物拐点。绘制相应的竣工测量平面图,并将建筑和红线、建筑和地物、各个竣工建筑之间的距离标识出来,针对单栋的竣工建筑需要将其细部尺寸详细绘制出来。

1.2 及时更新数字地图

实时更新数字地图,为后期补测奠定基础。因为大部分建设单位通常都是建筑物竣工刚刚结束后,便要求实施竣工测量,导致建筑区域中的高程和附属设施测量存在较大难度。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在竣工测量过程中,保留部分固定位置上的高程点,如固定平台上或墙体上的特征点,方便工程结束后实施补测。测绘附属设施相关平面位置时,将建筑物角点作为控制点用以合理控制。保证建筑角点精确性,后期为了方便应用,需要在数字地形图中进行明确标识,通过专门的颜色或图层进行标注。现有地形图中设置有大量高精度的建筑物角点,后期测绘过程中,可以结合精度条件,准确测量建筑物角点,通过最小二乘原理,实施计算更正后,便可以获得预期成果,提升工作效率,减小精度要求较低的测绘工作对于高等级控制点的依赖。

2 建筑物竣工测量质量控制

2.1 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由于建筑工程拔地测量和竣工测量处于不同时间段,同时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分别设置控制。如果控制误差过大,便会导致竣工测量、拔地测量和地形图之间的相同地物存在较大差异,增加执法规划难度,为此需要加强测量中的关键因素控制,提升控制准确度。

而竣工测量相关图件具备法律效力,需要保证竣工测量结果的零错误率,外业测绘、检查工作和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准确、细致、严谨的原则,落实三级检查机制,外业可以结合工程性质实施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的检查,而内业需要实施全面检查。竣工测量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一,需要形成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形成单位与个人声誉和成果质量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理念。第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仔细讲解竣工测量中的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除误差,明确好的成果质量需要实践,而不是通过检查得到的[4]。第三,针对竣工测量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提升数据自动化处理水平,促进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整理、成果检查等工作尽量实现自动化。测量工程师是竣工测量中的主要参与者,应该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到建筑竣工测量工作中,同时具备较好的管理能力,了解行政管理和工程建设等内容,拥有相关部门认证的岗位资格证书,熟悉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测量技术问题[5]。

2.2 形成科学的评判标准

实践证明,竣工建筑物自身钢尺量距边长和坐标反算边长之差如果大于5 cm,便无法被建设单位所接受。结合我国地籍测绘规范中关于界址点精度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宗地界址点对临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能超过5 cm。竣工测量过程中,建筑物角点和邻近图根控制点相关误差不能超过2.5 cm,而建筑物边长的距离限差应该不超过5 cm,竣工建筑物和附近地物的钢尺量距与坐标间距之间的较差限差可以结合地物种类设置成5~15 cm之间。建筑物从最初的设计到竣工建成总共涉及三个环节,分别是施工、放线和设计三种环节,各个环节之间还存在明显误差,假设三个不同环节中的误差限制在5 cm之间,竣工建筑的位置误差便是9 cm,即竣工建筑红线和设计角差尺寸、建筑物和附近地物之间的限差是18 cm。结合不同环节中实际误差分布条件,角差限差应该维持在15 cm左右正好。健全建筑物质量测评体系,明确质量等级界定标准,针对一些尚未达到审查要求的项目应该立刻退回,并针对其中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进行及时补救。制定测量责任制度,辅助科学的奖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测量积极性[5]。

2.3 设置合理的控制机制

针对竣工测量结果可以将作业科室和作业小组作为基本单位,结合质量等级标准,监督与评价成果质量。竣工测量项目可以分项目利用缺陷扣分法实施质量评定,至于其中的不合格产品,需要对其产生原因深入分析,制定有效解决方案[6]。因为竣工测量面积通常都比较小,单独竣工项目数据可能与统计规律不符,为此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在竣工项目总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将作业科室和作业小组作为基础单位,统计数据质量,通过数学模型评定作业质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明确日期内,作业科室和作业小组工作质量。最终结果和先进个人、先进小组及先进科室的评选挂钩,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7]。

有效的设计与规划是竣工测量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建筑物竣工测量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会被天气环境状态所影响,为此应该综合考量前期竣工测量设计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充分结合工程状况合理设计工程时间。测量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实时跟进测量过程,保证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对竣工测量设计规划进行反复的验证和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施工现场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保证建筑物测量规划和现场环境相适应。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竣工测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开始测量任务后,相关测量人员应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结合专业知识,准确测量竣工建筑物各项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质量,优化数据处理系统,从而保证竣工测量的数据质量。

猜你喜欢
拐角建筑物测绘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Where Is My Home?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走过那一个拐角
拐角遇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