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9-09-10 07:31康志辉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技工院校

摘  要:人尽其用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教育必须改革,要想做好教改,应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活动

中图分类号:TP393;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3-0088-03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 Technical Colleges

KANG Zhihui

(Fujian Hongyuan Technical School,Xiamen  361116,China)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people.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if we want to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reform,we should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 detail,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opin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skills,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employment.

Keywords:technical college;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practical training activities

0  引  言

目前,計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且过分依赖教材的使用,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理念教学上,实训内容的安排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科知识,严重缺少实训经验的积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重视落实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技能型人才。

1  丰富教学内容

胡瑗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操作性、技术性、实用性的学科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适当增加实践教学部分,精心安排上机实训内容,以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中新技术、新概念。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课堂上,不能仅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讲授,要尝试用新的书籍和网络延伸课堂知识,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

教学内容改革中,可以结合一些工作实例,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讲授问题。例如,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内容教学期间,可先引导学生了解路由器概念及基本构成,当对路由器这个互联网络枢纽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以PPT、Flash动画形式呈现一幅路由器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直观展示工作站A如何将数据信息发送给路由器R1,再由路由器R1转发给路由器R2,最终到达工作站B。待学生熟悉路由器工作中接收、转发原理以后,再重点介绍路由器的路由表及其功能作用,并由此展开介绍路由器中路由表有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类型[1]。在学习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工作原理时,以一个工作中实例并在CISCO模拟软件上进行演示。

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掌握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清楚地了解到静态路由中路由器只需要进行数据包转发,不需要进行其他运算,且不会占用路由器CPU、RAM和线路宽带,因而效率相对较快、配置简单、网络更加安全。通过引入工作实例,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效果。

2  转变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为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要有针对性地转变以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转变中,可尝试应用情境创设法,于角色扮演中完成对学科知识的自主探究。同时,在教学方法转变期间,要尝试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避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相对吃力的学习问题[2]。另外,要尝试以项目教学法替代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法下,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安排适合的实训项目学习任务。当学生了解了项目学习任务以后,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归纳、解决任务。这种教法下,学生们将渐渐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利于促进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例如,在“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一课教学时,先带领学生熟悉IP封装、分片与重组概念。接着,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大组,为每个组安排一个学习任务[3]。其中,第一个组主要负责研究IP数据包分片发生在哪里;第二组,主要负责研究源点主机对IP分组是否进行分片;第三组,主要负责研究如何进行分片。项目任务划分完毕以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最后,第三个大组在任务汇报阶段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首部无选项,而IP数据报长度是1420字节,在对网络MTU620字节进行分片时,要将其分片成数据1(600字节)、数据2(600字节)、数据3(200字节),再依照顺序进行传输。整个教学过程利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了IP数据报的具体分片操作。

3  建立兴趣小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时,要重视构建兴趣小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当学生身处于兴趣小组中时,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会被调动起来。同时,成员中技术好、理解好的学生将主动帮助问题学生,共同实现进步。但是,在兴趣小组组建中,要抓好学生的兴趣点,用兴趣点来引领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改目标。

比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组织一次“局域网组建”竞赛项目,明确其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实际操作两项竞赛,竞赛内容是交换机工作原理。其中,实际操作竞赛项目中交换机配置的基本要求是熟悉VLAN、STP、MSTP、交换安全、交换机虚拟化等操作[4]。竞赛前,可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鼓励他们一同参与比赛。期间,学生将在兴趣激励下主动认识各种类型交换机,学习常用的交换技术,归纳、总结交换机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竞赛中,可为各个兴趣小组提前准备好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等实际操作设备,保证他们能够安全地进行操作比赛。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让更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学生能够互帮互助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4  安排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精心策划的活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积极推广专题探究教学模式,更利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摆脱被告诉、被教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专题探究是一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观察、了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概念。另外,专题探究可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牢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但丁曾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在鼓励学生追求知识时,可结合知识点,组织专题探究活动。例如,基于“DNS工作过程”专题探究活动下,设计“要实现DNS功能,DNS需要做什么工作?”这样一个探究任务。期间,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信息了解DNS功能。当学生自主探究出DNS主要用于域名解析这个功能后,再要求他们进行上机练习,于上机练习中自主探索一个DNS的解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关于DNS工作过程的专题探究,学生将发现在www.baidu.com的IP地址等主机名解析中,要先在本地缓存进行查询,如若能够查找到相应解析结果,则可直接返回给应用。反之,要将其打包成DNS数据包,再用DNS服务器进行查询,后返回给应用程序。专题探究中,学生将变得更为积极,愿意自主探索相关的知识点。

5  增设有针对性的实训活动

古人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由此可知,在知识学习中,重视实践十分重要,实践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因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中,应精心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训活动。实训内容可以某一企业为背景,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实践活动空间,锻炼他们于实训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改期间,还可尝试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训基地,向实训基地内投放计算机等设备,要求学生在实训基地里自主进行局域网组建等操作,锻炼自身职业技能。另外,在对实训活动进行安排时,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或者宿舍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当学生身处于真实的网络运行环境中时,他们将从中积累一些实操经验,真正掌握各种技术的运用。

对于实训活动的安排,例如:在讲解“TCP协议”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可以将上课地点安排在能上网的实训室,连上Internet的PC机,安装好Wireshark抓包软件。在实训室,引导学生并演示进行一次TCP协议分析实验操作[5]。实训过程中,先打开Wireshark并设置好过滤器条件,以HTTP POST的方式将一个文档上传至Web服务器上,再捕捉传输过程中的TCP数据包。通过对TCP数据包的捕捉,学生将从中观察到TCP协议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通过这个实训活动,学生将掌握TCP协议的数据报文格式,更加熟悉TCP的确认机制等操作。实训活动是丰富学生实操经验、促进教改关键,要精心安排实训活动内容。

6  结  论

要想成为好的教师,应针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丰富教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改实践中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尝试建立兴趣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训活动,以此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Cisco.路由原理-静态路由配置[EB/OL].[2019-11-02]. https://wenku.baidu.com/view/996a6b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9?pcf=2&from=search&qq-pf-to=pcqq.c2c.

[2] 钮燕.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究——以信息网络布线为例 [J].职业,2016(23):26-27.

[3] 陆强.浅议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方向 [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76.

[4] 詹冰.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J].電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115-116.

[5] 冯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 [J].数码世界,2017(1):110.

作者简介:康志辉(1982.09-),男,汉族,福建龙海人,高级工程师,高校讲师,硕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教学。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技术技工院校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