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2019-09-10 22:29郑志彬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郑志彬

摘 要:基于2017年党是十九大的召开,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于2018年2月印发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文件中有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教材建设。这就要求社会对化学这一学科做出相应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化学能力。而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本文主要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与教学行为中的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结合在一起,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引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化学这一学科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医学卫生、能源、国防、信息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化学的参与,如此大面积的应用使社会继续化学方面的人才。

一、教学行为中教师的行为分析

(一)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主要指的是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化,变化类型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各个因素,还需要教导学生了解并把握化学反应背后该化学反应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争取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问题。这种化学的变化不是固定的,不能靠死记硬背可以解决的,这间接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二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压强变化、浓度变化等等。变化居多且规律不一,学生往往很难判定该化学反应是否平衡。

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注意讲课的方式,例如在判断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重铬酸钾浓液和铬酸钾浓液在浓度变化时的实验,通过这两种浓液的实验现象,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这两种浓液在浓度发生变化时的改变,也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了解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化学的每一个发现都要有证据来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而化学学科的发现来源于很多事实材料的的概括总结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结果。学生在证明某一观点时,要求具有大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收集大量相关的事实材料。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证明结果才具备证明该发现结果的正确性。而模型认知能力则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者具体的图像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事物。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三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等体积、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醋酸中加入表面积相同的镁条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对这一化学反应进行资料收集,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所收集的资料小组分析讨论该反应应该会发生的实验现象,在讨论过后,教师在操作该实验,等实验结果出来后,让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总结回顾,思考该实验为何会发生该种实验现象的原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1]。

(三)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型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背后的本质与化学反应的规律等等。在对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对实验做出判断并且创新,因为学生不可能每次都遇到一样的题目,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对题目做出解答。创新是突破常规,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一个国家要发展好就必须发展好国民的创新意识。而且实验探究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挖掘的过程,创新是创造的主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化学1第二单元研究钠的性质和应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有关钠的实验,但是建议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知识探究该实验的实验现象,然后教师再准备实验道具,教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建议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操作行为,有不正确的行为立马阻止。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现象判断钠的基本性质。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遇到困难探究难题解决方法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2]。

二、学生行为分析

(一)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师,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多角度多视角地去看待化学学科,每个物体都有不一样的一面,就像圆柱从上面看是圆,从旁边看是长方体一样,学生要从不同视角观察物体。因而在化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学生不应该单纯的只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要在物质原有基础上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做到充分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和了解物质的结构与特性,要求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形成学生自身的物质认识体系,打好学生化学学科的知识量基础。

(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教师虽然是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主体之一,但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还要看学生自已的意识。科学精神是当代极为崇尚的真理之一,它追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求不怕困难、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化学这一学科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作用,社会上许多重要发现与应用都离不开化学。作为一名高中生,不仅要认真学习化学还要学习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化学过程中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利弊,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三、结束语

化学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学科之一,是人类长期以来发现和创造的硕果,化学的存在为人类文明发现了许多不可能。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变化与平衡的关系,培养学生把握推理与认知的能力,培養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而学生本身要注重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吴新建,张贤金.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2):115-117.

[2]廖思彬,杨梓生.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以鲁科版必修1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5):109-110.

猜你喜欢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建构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
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定位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的“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2017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研究
分析速率平衡图像 提升学生思维素养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
起点合理 规则明确 层次不乱 突出特点
从化学素养说起
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