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 21:37刘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间儿童文学

刘恋

如果有人问:“课外阅读重要吗?”我想,每一位老师都会毫不犹豫地说:“重要,非常重要。”有的老师还能随口说出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再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每一位老师都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课外阅读在学生中大放异彩呢?

我一直苦苦地探寻着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方法,也尝试着用多种途径去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一、每日一诵。

一年级时,我让孩子们读《日有所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每日一诵”安排成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在家背一首儿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告诉学生,可以表演背,可以唱着背,我还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背。然后安排每天课前5分钟就用来汇报背诵。刚开始两天,学生兴趣盎然,我也积极检查。可好景不长,时间一久,孩子的新鲜劲过了,我的积极性也淡了,“每日一诵”失去了我设计的初衷,孩子们当成是完成任务,我也把任务当成是应付,就这样,孩子们失了课外阅读的热情,“每日一诵”便流于形式。

二、课间一读。

眼看着“每日一诵”的热情淡去,我又心生一计: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时间长,何不把教室变成图书馆,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看课外书?我立马在班上召开“课间一读”动员大会,让学生把家里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相互分享,还制定了班级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以及相关制度,并挑选了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第二天,兴趣高涨的孩子们都从家里带来了课外书,我整理了一下,有成语故事、神話故事、童话、漫画等,琳琅满目。刚开始几天,我会扮演监督员的身份,在教室里巡视,监督孩子们认真看书。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看书的样子,我深感欣慰。可就在我转身迈出教室时,教室里叽叽喳喳响成一片,刚才的良好氛围已不复存在。看来,“课间一读”只能在我的监督下进行,我知道,这“课间一读”又“流产”了。

三、每假一读。

假期是非常好的阅读课外书的时期,于是,从二年级开始,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向学生推荐一本课外书。第一本《绿山墙的安妮》,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读完,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就记录每天读书的时间、内容、摘录好词佳句。开学时,我在检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认真读了,有部分孩子的读书笔记乱七八糟。我也反省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如果因为这样让孩子们厌恶课外阅读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在读第二本书《昆虫记》时,我进行了改革,我让学生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圈点批画,记录自己读书的过程。可等到开学检查时仍是问题百出,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阅读的痕迹,还有的胡乱画了一些线条。这样的课外阅读是被动的,孩子们大多为了完成老师的检查而去读,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爱上课外阅读,每假一读,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经过多次的实践,效果都不尽人意。就孩子而言,课外阅读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就我而言,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成为一直困扰我的难题。带着这样的困扰,我开始大量阅读名师和专家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策略研究,这才让我真正明白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真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老师让我对儿童文学的起源,对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家,对有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没有被挖掘出来,学生谈何爱上?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学青老师提出的“共读文学经典”的思路,让我看到了该怎样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一丝曙光。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就得让作为教师的自己爱上阅读,试问: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怎会教出热爱阅读的学生?

海门东洲实验小学校长祝禧老师,一直从事“文化语文的教育”的研究,同样也道出了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应该把学校建设成图书馆,把教室建设成阅览室,再利用多元的阅读形式,铺筑儿童成长的跑道。

从专家的理念中,我看到了儿童课外阅读的魅力,从中也让我深受启发: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在为学生推荐每一本书前先做足功课,挑选一些既让学生喜欢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书。为此,我制定了五个“一”对策:

一、给家长做一次亲子阅读的讲座。

在家长中,不乏对教育的重视者,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各有一套方法。共通的是,大家都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方法上就五花八门了,有逼迫式的,有奖励式的,也有和孩子共同阅读的,但综合全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寥寥无几。其次,在对课外阅读的书目的选择上,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基于此,给家长做一次亲子阅读的讲座势在必行。首先,让家长对课外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读书不分人群,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首先也要有读书的意识;其次,是推荐几种适合家长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要给家长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孩子一起完成,在约束中才能更加高效;最后,是给家长推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读的书。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二、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书籍。

在儿童文学素养方面,我是缺失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是不得法的。所以,为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光要读儿童文学作品,还得定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以此充实自己。这样,从狭义上说,在指导儿童阅读方面,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都会更有方向。从广义上说,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丰富我的情感世界,影响我的教育观、儿童观,增进我对儿童的了解和发现,才能成就我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师。

三、每周开出一节阅读课。

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挤出一节用做课外阅读。用心挑选适合学生年段特征的儿童文学作品,陪学生共读。形式可以多样,重点是教师的参与。读学生之所读,感学生之所感,只有拥有和学生共同的生活体验,才能引导学生迈出爱上阅读的第一步。其次,可以将孩子平时读的故事中的人物迁移到生活中,让孩子们透过书中的人物受到教育,还可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人生带进故事中去,感受书中的情感经验,从而越来越爱课外阅读。

四、建一个有效的班级图书角。

何为有效?班级中本身就有图书角存在,但一学期下来,图书角中的书籍早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可见使用率并不高。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有效的图书角,必须要有。书籍的来源可以是学生捐,向学校图书馆借,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的奖励。其次是书籍的挑选、分类,选适合儿童的书籍,有价值的书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对于自己要读的书一目了然;最后是图书角的使用,课间、自习课上,学生可以随时阅读,但要制定相应的图书借阅机制,同学之间共同遵守,在有序的环境中,我们的图书角才能长存,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五、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

计划拟定了就要有相应的总结,这样才高效。同样,做了那么多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后,也要在期末的时候来验收一下成果。读书节也就应运而生,结合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活动方案,如果能有家长的参与就更完美了。学生、家长、教师,在这特殊的一天,只谈与书有关的话题,只做与书有关的事,一同享受阅读的盛宴。

这一路走来,只要教师坚持、用心,我相信,我们是看得见改变的,教师牵动着学生的改变,学生牵动着教师的改变,也牵动着家长的改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势在必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同去领略书中的万千风景吧!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间儿童文学
课外书
刊首语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快乐课间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课间10分钟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