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9-10 07:22孔晓健
辽宁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孔晓健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学习、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途径,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全体公民应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就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强有力的助推器。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参差不齐的思想认识上达到最大化的价值共识,才能将社会中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有效整合,才能调节利益格局变化引起的思想对立和混乱,从而汇聚成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当代青年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我们要清楚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有的放矢地去教育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意料之外的困难,这就要求大学生们不断提升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一代青年人在是非判断和生活态度等很多问题的思考上都有全新的认识。因此,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逐渐地让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共鸣与认同,逐渐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理解、信服,从而转化他们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主要践行者。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和道德修养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纯,对国家大事不关心,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等。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顺利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只是暂时性的。多数学生只知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但不会把“三个倡导”的内容真正地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成效。

2.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采用的是讲授的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结果是学生很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这一课堂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和认可。课堂互动很少,有的也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很少能够结合知识点让学生发表感言,这就听不到学生的心声。结果是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权威和唯一“表演者”,严重压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现实工作中,还有一些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有些思政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深入程度不足,对学生知识的讲解,仅仅将概念性的内容做简单介绍,不进行深入剖析,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教师授课方式不够灵活。从教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但是,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往往是单纯理论灌输,忽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只是笼统地进行宣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甚少。而刚从教的青年教师则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把教学课件变成了“电子板书”。有的教师在语言表达上没有能力做到对教学内容表述得更加充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得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会发自内心地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1.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在高职院校,想要以最快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必须搞好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又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必须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之外,还应将发现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的课堂中去。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思政教师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这样既让學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转变,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2.课外实践应切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就体现了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内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学生是否参加勤工俭学、创新创造、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考核学生思想素质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说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结合辽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具体应该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该学院校企合作的平台,开展好结合专业的实践学习,组织高职学生进入实验室和工作单位中实习,让大学生走出校门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将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勤劳、踏实、认真的优秀品行,从而让学生们不断提高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二是以“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纪念日为契机,积极实施红色教育体验活动,进入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提高师生的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如每年的9月18日这一周都会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使学生通过实践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3.注重以德立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可以说,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乃至其一生的发展。思政教师要用真心对待这一份沉甸甸工作和职业,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肩负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有信仰,有担当,有爱心,全心全意做好教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生眼里,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教师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形成人格魅力,进而产生“见贤思齐”的认同意愿及效法行动,使学生受到真正的感染和教化,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