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18:22张锐杨洁王燕郭佳
教育·项目学习 2019年2期
关键词:变废为宝单元设计项目学习

张锐 杨洁 王燕 郭佳

摘 要:通过分析课标中关于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研究美术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总结提炼出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办法——单元模块化教学设计。美术项目学习是单元设计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与分阶段项目任务安排、基本实施程序等过程,体验到了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理解美术学科的意义,同时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升了美术的表现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设计 项目学习 美术核心素养 变废为宝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課标的‘习得性’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FHB170581)

一、设计项目的缘起

1.剖析课标维度分析

本项目源自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变废为宝》一课。本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领域,要求学生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多维目标融为一体,认识美术与生活、科技、自然之间的关系。本单元是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通过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平面拼贴与立体组合来完成作品,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不同材料的特质来满足视觉的美感与艺术感。旨在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感受、体验、交流、制作尝试、展览等活动,形成珍惜物质资源、减少制造垃圾的环保意识。

2.以往本单元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作品的制作材料选择单一,大多集中在废旧报纸、纸盒、易拉罐、饮料瓶等材料上,学生知识匮乏,观察角度单一,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2)学习动机弱,缺少持久性,导致材料工具等经常忘记携带。

(3)学习目的简单,缺乏思考,创作时缺少与社会、自然、生活等的联系。

(4)作品多以模仿制作为主,缺少对创意实践素养的养成。

3.本项目实施愿景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美术学习应“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研究与发现”,最终“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美术学科项目性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体验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即从一个想法的出现,到经过艺术构思,到创作表达与制作的生成,直至最后作品的呈现与交流。这种完整过程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体构建,同时也能使其在艺术构思与创作的过程中关注社会与生活、发挥创意与个性、收获成就与幸福,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与核心素养的养成[1][2]。

二、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在上述背景下,设计了本次项目主题——“关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

1.项目的驱动任务及成果形式

驱动任务:校园科技节“废弃材料创意作品展”。

以我校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将这场展览作为本项目的任务进行启动,既能营造真实的情景,又能激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吸引广大师生参观,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与自豪感。学生将在本次任务的完成中,逐渐达成项目化学习的目标,体验项目化研究过程的乐趣。

该项目的成果为:废弃材料创意作品展,包括学生的创意作品及宣传视频。

2.项目实施的任务安排

任务1:艺术讲坛

各小组按照发放的调查表,调查生活中可见的“废弃物”有哪些?探讨废弃材料的产生与生产生活有何关系?介绍一件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并运用PPT进行交流与分享。

任务2:“关注、思考、创作——废弃材料创意作品展”

(1)每组收集2 ~ 4种废弃材料,讲述收集途径,描述材料特性。

(2)绘制草图、交流创意。

(3)制作完成作品,展示制作过程并交流制作经验。

(4)完成作品标签(见下图)及作品摆放,布置展览。

任务3:“艺术行动——关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纪录片(剪辑完成宣传视频)。

3.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动项目,发放展览通知。

(2)解读通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废弃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意义。

(3)学生明确任务后自由分组(3 ~ 5人),报回组员名单,领取任务表格和评价标准。

(4)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按照调查表准备下节课的展示内容。

第二课时:

宣布展示要求和打分标准,每组三分钟。课代表主持展示交流过程。

(1)各小组PPT展示了解到的废弃材料,阐述废弃材料产生的原因。带领大家欣赏一件大师的美术作品。

(2)各小组完成任务一的打分。

第三课时:

(1)PPT展示小组收集的废弃材料,并说出收集途径。

(2)PPT或者实物展台投影展示小组设计的草图并描述创意。

(3)简述初步的制作方法、制作地点,提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4)各组完成打分。

第四课时:

(1)带实物,展示小组成品。

(2)PPT制作过程展示:地点、人员、开始、过程、完工。

(3)简述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交流制作经验。

(4)从造型、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描述本组作品的审美特点及作品想要传达的理念。

(5)各组完成任务二的打分。

第五课时:

(1)完成作品标签,布置“关注、思考、创作——废弃材料创意作品展”展览。展示、宣传作品。

(2)各组给出展览得分。

第六课时:

(1)小组展播“艺术行动——关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纪录片,总结收获。

(2)各组给出视频得分。

(3)颁发展览获奖证书。

4.项目学习效果检测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任务的具体要求,我们设计了各项任务的评价标准,以期达到用评价标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目的。

任务1:评价标准(共20分)

(1)能使用PPT展示并讲述调查表一内容(3分)

(2)列举十种可用于美术创作的废弃材料(2分)

(3)能逻辑清晰地分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3分)

(4)带领同学进行作品赏析时,有作品名称、作者和制作材料(1分);能描述作品造型特点,介绍艺术家对材料的处理方法(3分);能解释作品造型与材料、创意之间的联系(4分);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分)。此项共10分。

(5)声音洪亮,仪态大方(1分)

(6)能组织展开提问、讨论(1分)

任务2:评价标准(共55分)

(1)实物或PPT展示收集到的制作材料,至少两种(2分)

(2)用实物展台或者PPT展示本组创意草图(2分)

(3)能清晰地描述造型及造型与材质的关系,阐述创意和要传达的理念(10分)

(4)聲音洪亮,仪态大方(1分)

(5)作品完成并能当堂展示(10分)

(6)PPT图片展示制作过程,内容包括本组成员和一起制作作品的开头、过程和结尾(10分)

(7)能从造型特点、材质及独特创意等角度评价本组作品(10分)

(8)能发现、交流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想到解决办法,能介绍本组制作经验(10分)

任务3:评价标准(共25分)

(1)作品送展厅参展(5分)

(2)作品有标签(5分)

(3)按要求交回小组课堂展示PPT(5分)

(4)按要求完成并交回宣传视频(10分)

视频制作要求:(1)时间3—5分钟;(2)片头信息:作品名称、班级、小组、小组成员姓名;(3)制作过程全面;(4)发出本组倡议;(5)画面清晰、声音干净明亮。

三、项目学习成果总结

1.本次项目性学习共组成130个学习小组,基本涵盖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展览的美术作品110件,交回的课堂展示PPT100件、宣传视频47件。

2.在科技节期间成功举办了“关注、思考、创作——废弃材料创意作品展”,吸引了大批学生、家长、老师前来参观,获得广泛好评。以1706班为重点观察对象,将每一个环节都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字以供参考。

3.作品制作材料丰富多样,有灯泡、红包袋、一次性塑料勺、废旧喇叭、各种包装盒、废旧布料、PVC管、纸杯、光盘、各式饮料瓶、干树枝、废旧体育器材等。学生通过改变不同的制作材料特性,创作出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4.本次项目实施中我们将1714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变废为宝》一课的学习,即: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介绍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范例讲解制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习结束后进行对比的1701班和1714班都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学习兴趣、学习体验还是对作业的满意度、对本课学习意义理解等方面,实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从最终作业形式看,1701班的创意表现也要优于1714班。

四、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1.评价打分的多为各组组长,不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如果全员打分又会给成绩统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需要思考探索更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全体学生认真倾听各组的展示汇报。

2.时间分配不合理。平均每个班12个学习小组,每个组展示3分钟就要下课,交流讨论的时间几乎没有。如果再给每组3分钟的互动时间,每项任务成果的展示就要拖成两周,课时量消耗多。但是只有展示而没有交流,容易变成各组的独角戏,不利于集中全班注意力达到相互学习的初衷。

3.“关注废弃材料——我们在行动”公益宣传视频制作完成率很低(约36%),内容贴合视频评价标准的作品更少,大多为照片集成视频展示制作过程并辅以个人讲解,能谈到创作理念的寥寥无几。视频制作效果大多简陋粗糙,没有完全达到项目策划时的预期效果。

五、经验总结

1.“艺术讲坛”环节的设置弥补了以往教师课堂作品讲解举例少的遗憾。学生通过课后利用网络大量收集、筛选废弃材料创作的美术作品,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形象,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更多方向。通过这一项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阐述材料、造型、创作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美术是艺术家表达个人观点和思想的方式,学习艺术家的表达手法。

2.完成各项任务后的课堂展示和评价可以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3.调动及发挥课代表的组织协调作能力。课代表课前组织各小组组长将本组PPT拷贝至班级电脑,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所有小组顺利完成展示汇报。

4.收集交回的PPT和视频要规定统一的文件名格式。

5.可增加课堂制作课时,解决学生课后不好集中和缺乏技术指导的问题。

6.各班选两位代表在展厅宣讲本班作品可以极大地提高参观者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项目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学习。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材料、作品构思、实践操作、展示交流,学生能深度体验到艺术家完整的创作过程,提高自身造型表现能力,同时使他们更加关注生活,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经过教师缜密的设计和组织协调,项目化学习方式对美术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妹.初中美术教学中多元性评价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34-135.

[2] 吴天云.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32-233.

猜你喜欢
变废为宝单元设计项目学习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变废为宝”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差错引领,变废为宝
转变视角,让应用文“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创新教学
八年级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