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陈真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操作能力

引言

数学课程在小学学习阶段属于非常关键的主要学科,在新课改基础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应转变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数学教具、日常用品等,对学生们的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进行不断的提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次数和时间非常少,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致使教学质量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们的脑力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认知,再结合教师的教授,进而促使学生们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开发,课堂教学也必将更加高效。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操作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为加快课程进度,常常只是自己在讲台上不断的传授知识,而没有给学生们预留充足的动手操作和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必然会收到严重影响,只会听老师讲课,致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下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虽然新课改已经明确要求应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的落实情况比较差,依然重理论、轻实践,而且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因时间不足,未准备太多的操作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第三是尽管很多数学教师对学生操作能力非常重视,但苦于没有明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致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时比较困难,从而提升了数学的难学系数,学生的操作能力自然不会有所提高。第四是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与否并不重要,所以仅仅使用了课本中要求的教具,并未要求学生们自行思考和制作,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所不足。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运用课前预习时间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前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行思考和探索,并且要求学生们采用实践的方式进行预习。例如,教师在教授认识钟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自行探索,通過询问、接触等方式提前了解钟表知识,其中家长也应参与进来,为孩子们奠定学习钟表的心理基础。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制作钟表,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针对学生们操作能力培养预留足够的时间,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说,老师对三角形稳定性教授完毕后,应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热情,还可以锻炼操作能力,所以,老师们应多进行类似的教学,使学生们逐渐养成操作习惯,慢慢成为属于自身的一种技能。

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外的教具,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可操作性。例如,在学习数字时钟时,老师应准备多个不同的钟表,先让学生们观察每个钟表有何不同,并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对数字钟表有个初步认识。他们在观察过后会发现钟表都有三个长短不一的指针,都是0到12的数字,每个指针的位置不同,每个数字的位置一致等等特点,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在草纸上绘画出自己理解的钟表,这样他们的操作能力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老师在教学时也会更加简单,在全部书本课程教授完成后,老师可以渗透一些课外的知识,并让学生们回去自行观察和收集相关的内容,提高思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操作能力。

(三)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学生们的自主操作能力培养是最为关键的,只有让他们逐渐掌握了潜意识的操作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在针对自主操作能力培养指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每名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提高方案的完善性。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每个课内、课外的教具进行充分的讲解,然后让学生们自主研究并加以使用。比如说,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先观察图形教具,然后让他们说出图形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白纸自行剪裁出喜欢的图形,并在课本中进行标记,这样不仅能够科学有效的加深学生们对图形的记忆,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清晰,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主操作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分配学习任务。比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假设一个学习小组有四个人,学生们在制作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的时候,便可以分配任务,合作完成。这些简单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具有鲜明性的数学思维,对其掌握难度更大的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语

数学能够锻炼人的逻辑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等,所以,从小学好数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生活实际以及有关教具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们自行思考,充分发散思维,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把数学知识良好的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能够走的更高更远打牢基础。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
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