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儒雅校园品牌

2019-09-10 06:15丁宝翠李丽华
教育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儒雅进校园戏曲

丁宝翠 李丽华

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校始终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塑高雅教师,育文雅学生,建儒雅校园”为办学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学校先后建起了文化长廊、艺术长廊和现代化网络中心,开设了艺术类、体育类、文化传承类等八大儒雅课程体系,组建了舞蹈、足球、泥塑等多个学生社团,开展了四大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和四大礼(开蒙礼、入队礼、成长礼、成童礼)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润泽师生心灵,提升其综合素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在儒雅教育之路上走出了别样的精彩,创建了充满魅力又独具韵味的校园特色品牌。

重儒雅环境建设,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学校秉承“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立足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极具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入校入班,入脑入心。重点抓好“六个一” 项目:一园——建设厚重古朴的“学而”大道、“永安亭”,营造清新大气的校园文化;一厅——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将传统文化衍生出的“六雅”德育目標逐条进行诠释,儒风雅韵尽显其中;一廊——充分利用教学楼的楼道走廊,将传统文化与本土海洋文化有机结合,每个楼层分主题(体雅、艺雅、博雅、思雅、文雅、志雅)进行布置,营造求真向善、积极上进的育人氛围;一墙——对学校每一面墙壁进行文化装饰,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都能育人;一室——精心打造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用室文化,做到室室文化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明显;一堂——开展孔子讲坛等系列活动,将教育讲座、道德论坛引进校园,为师生打开一条修学通道。“六个一”项目的建设,构建起集儒家经典、古典诗词等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了“文化润心、书香润智”的校园特色,助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建仁爱孔子学堂,弘扬儒家教育思想智慧

我们将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申办建立了孔子学堂,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传承活动。

老师们纷纷走进学堂,通过讲《论语》,传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校探索出了“师生共学,家校同修”的传承路径,教师、家长、学生共抄共背《论语》《弟子规》蔚然成风。共8期的孔子学堂暑期名师公开课大型公益活动在全体师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下成果显著。为更好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中,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经典诵读和古曲古风文艺表演,为大众奉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大餐。学校6个班级以《儒风雅韵诵四季》为题进行吟诵录制,获2018中华吟诵网络人气奖。为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祭孔盛典视频,随后身着汉服,在教学楼前集体诵读《论语》。2018年10月29日,学校隆重举行孔子像揭幕暨第一届儒学节开幕仪式,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随着学堂活动的层层推进,孔子学堂儒文化“十大行动”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即:习礼仪,领悟传统礼仪之精神;近孔子,感受儒家思想之精髓;研学游,润泽儒雅学子之童心;祭先贤,儒化浸润师生之心灵;传家风,促进家庭、社会之和谐;吟诗文,感受中华文化之古韵;班级赛,展示班级儒雅之风采;诵经典,浸润儒雅学子之心田;书法赛,翰墨飘香儒风之雅韵;讲故事,感受儒家圣人之风范。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使孔子学堂成为师生的精神殿堂。

扬戏曲文化艺术,成就艺雅学子梨园梦想

乘借戏曲进校园的东风,学校于2016年9月登上传承戏曲文化的列车,成为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近年来,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层层推进,成绩斐然。

在戏曲传承的基础性工作方面,学校抓活动组织,确保实效,舍得投入,排练场地、设施设备、学生戏服、表演道具等一应俱全。同时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聘请戏曲专家担任辅导员,配备有戏曲基本功的教师兼职任教,在源头上确保戏曲进校园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将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落到实处。在活动宣传方面,我们积极营造“戏曲进校园”活动氛围,下发《戏曲进校园给家长的一封信》,对学生进行戏曲进校园问卷调查,召开了戏曲进校园师生动员大会,组建戏曲社团,并组织力量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促进戏曲文化的学习普及。在实践体验方面,努力为学生的戏曲实践搭建平台,在组织学生学习戏曲课程、观看戏曲演出、参加戏曲社团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课程中、观看中、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想,用绘画、文章等形式表现出来,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戏曲展演,对表演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

通过大力开展以“编写一本戏曲校本、开展一次戏曲知识培训、开设一节戏曲课程、组织一次戏曲知识讲座、观看一场戏曲演出、推广一批优秀戏曲作品、建立一批戏曲社团组织、举办一期戏曲进社区展演、开展一次校园戏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打造一档特色专栏”为内容的“戏曲进校园十个一”工程,我们很好地落实了国家、省市“戏曲进校园”的号召,学生演唱的戏曲片段《马大宝醉酒》《女驸马》《打虎上山》在各项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也被评为日照市戏曲进校园优秀学校。

传非遗匠心精神,厚实民俗工艺文化根脉

为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情,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遗”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将“非遗”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开设了剪纸、刺绣、葛编、泥塑、脸谱等特色“非遗”课程,让学生自主选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为进一步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灵魂深处种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和使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展中的东港一小将继续传承儒家文化根脉,以和谐孝德为美,以仁爱诚信为本,丰厚学校底蕴,提升办学品位,用爱心与智慧去温暖每一个生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让百年老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苏瑞霞

猜你喜欢
儒雅进校园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润染儒雅起点,成就幸福人生
曾伟平 陈儒雅 李媛 王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