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写作能力培养

2019-09-10 18:20黄少昌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课外写作能力中学生

黄少昌

阅读与写作两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而写作水平则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不断阅读课外书籍来提高。一些具有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中学生认为,阅读课内文章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太多帮助,从而将视线转移到课外,想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来增加自己的“内存”,以此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但是中学生要想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学校的应试教育、信息传递的多元化、教师的阅读意识以及学生的阅读兴趣等,这些可能会导致中学生课外阅读无序低效,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所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引起学校、教师、家庭的高度重视,并要想方设法加以改善。促进课外阅读指导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方面进行,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技巧以及个人情感等方面进行改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科學有效地阅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可能提高。

学生在写作时的一大限制因素是时间,学生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对学生的临场发挥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在考试时顺利的完成写作,并写出有独特文采的文章,教师会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篇范文的分析,教授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结构形式,语言特点以及写作方法等,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运用写作技巧,写出精美的文章,取得高分。

但实际上,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时间安排有限,有些教师就会投机取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写出水平高的文章。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先讲理论,再让学生进行范文模仿,在模仿中不断改进。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阻碍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教师教授了很多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中并没有实际的运用到,写作时还是毫无头绪。

还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学生的写作“立竿见影”,不惜让学生买作文书来读和背,然后模仿,这不仅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本质的提高,还使学生的作文模式化,形式呆板,缺少了个性体现、立意创新和情感表达。课外阅读指导与写作能力培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写作能力培养的联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试教育下教师忽视课外阅读指导与写作能力培养的联系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依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几十年来,我国初等教育制度的重心依然是中高考,这种“传统”的生命力极强,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教育部门评价一所中学最看重的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这就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都十分关注升学率,这种“应试教育”理念充斥着整个社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导向,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升学率上,出现了重视课内教授,看重学生分数,轻视课外教授和学生能力的现象,且这种现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依然存在着,这就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上。学校、教师、家庭很少把过多的心力花费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因此他们没有科学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忽视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把重心放在学习课本上,只会令他们视野狭窄,语言积累匮乏,写作基础差。

信息传递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和教师缺乏对信息的辨识学生处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多元化,老师、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面临这些层出不穷的信息时,眼前早已眼花缭乱,那么对信息的接收和运用就可能缺乏辨别。社会在不断进步,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快节奏的生活态势。现代科技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文化知识的传播载体日趋丰富,方式略显单薄。

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缺乏科学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阅读效果的高低离不开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而教师恰恰在这两点上做的不够好。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的不良阅读习惯,比如:不做读书摘录,不写读书心得,读一些不良书刊,不读整本书,不讲阅读卫生等等,教师没有加以指导和纠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只是存在于口头上,一味地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多读,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导致了课外阅读效果差。

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读书过少,语言贫乏随着电子传媒业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普及,很大一部分学生迷恋上看电视、看电子书、上网、玩电脑游戏,这占去了学生一部分业余时间,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分割。学生对经典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知识类书籍的阅读时间相对减少,学生阅读量少,见闻狭窄,导致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经验少。因此,在学生的习作中鲜少见那些词句优美、描写精彩、引经据典、文采飞扬的文章,只有粗略的叙事、干瘪的描写、突兀的抒情,就犹如霜杀下的柿子,没有了圆润之气。我们都知道再精于做饭的妇人,如果没有原材料,就不会做出精美的食物,就像写作缺少积累就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一样。

写作“假大空”,真情缺失大多数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课内学习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不会主动去关心时政,留心生活,所以掌握不了鲜活的材料。在写作时,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写作中就出现了“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的现象,加上担心作文不符合“立意”要求,跑偏主题,也不敢说真话、诉真情,只好围绕写作立意,迎合“考官”的意图,导致展现出的作文平铺直叙,作文风格浮夸,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层出不穷,缺少真情实感,也少了灵气。

总之阅读是积累和吸收的过程,是进行有效表达的基础,对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作是消化和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处理分析能力不断提升的外在表现。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可以让学生有条理的阅读,可以加强学生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才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中学 514447)

猜你喜欢
课外写作能力中学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