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2019-09-10 07:22张英健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保护

张英健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作为珍贵文物的古建筑园林却日益受到破坏和损害。加强古建筑园林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的投入都将大大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促进社会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发展。 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古建筑园林的修缮与保护做了论述。

关键词:古建筑园林;修缮;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127-02

古建筑能够存在并且保存至今,从一个方面就显示出人们对于它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的认同。毫无疑问,古建筑这些文物的存在不仅是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也见证了社会历史的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物研究者们往往能够提取并阐释出更多的文物、古建筑蕴含的信息,所以保护和修缮古建筑也就是最大程度上的保留本体,在尽可能的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最有用的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首先,设计施工人员和文物保护者要充分理解保存古建筑的价值,在维修中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文物保护令、条例、规章制度。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要求,坚持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其目的主要是保存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保存现状或恢复原状是古建筑修缮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文物保护法中把它概括为“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目前在古建筑中往往对其所具有的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常有任意更换构件,彩绘一新,更有甚者,改变建筑物原有的形制、结构等现象发生,这种做法大大地降低了古建筑的文物价值。追其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古建筑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把文物建筑与现代建筑等同看待,认为修就要彻底地修,以求焕然一新和一劳永逸,从而大刀阔斧,大换构件。这些都是缺乏对古建筑文物价值的全面的认识,其实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古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实体体现出来的文物价值。一旦古建筑实体遭到破坏,其所具有的文物价值也就随之消失,古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记录下来的各个朝代修建时的建筑形制、结构法式、构件质地以及制作工艺。在进行修缮时对现存建筑实体的保护,应着重于经常性保养维护和加固工程,保护性物和构筑物的修建应注意与文物和环境风貌相协调,更不能破坏文物的保存环境。

2 传统的材料、工艺、技术是确保古建筑设计与修缮工作的基石

古建筑设计与修缮工作是需要用其原有的材料、原有的工艺、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文物法中关于修缮原则的根本,是做好古建筑设计与修缮的根本保证。但当前的古建筑设计与修缮过程中,材料问题、工艺和技术问题一直鱼目混珠,导致古建筑修缮后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质量大打折扣。

2.1 古建筑设计与修缮中的木材料问题

我国在现在的木材市场中,与古建筑设计与修缮相匹配的木材严重缺乏。一方面是我国木材市场本身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国外进口的木材多为刚采伐不久,其含水率相对较高。建设方考虑工期和成本,经常采用不合格的木材,长期以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建筑设计与修缮的质量。

2.2 古建筑设计与修缮中屋面砖瓦的问题

我国传统古代建筑的砖瓦均为人工烧制,而现代的砖瓦烧制技术已经采用大机器批量生产,机器批量生产方式烧制出来的砖瓦无论从色彩上,还是从质地上,均无法与人工烧制的砖瓦相媲美。

2.3 古建筑设计与修缮中的彩绘工艺问题

古代由于生产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古建筑彩绘的原料大多采用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例:古建筑彩绘中的石青是采用天然石材研磨而成,制作方法虽然传统,但其颜料的化学性质及其稳定,呈现出的色彩也颇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颜料均为化工颜料,其化学稳定性和呈现出的色彩效果远远不如传统工艺生产出的色彩自然。

因此,解决材料、工艺和技术问题,是设计和修缮古建筑的重中之重。材料、工艺和技术问题的存在,不单单是表面现象,必须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3 对于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的一些建议

(1)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文物古建筑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在進行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时候要尽量坚持保存并且延续古建筑文物的实体,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护干建筑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在必须要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时候,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并且在对古建筑文物修缮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坚持原材料、原工艺的进行补配,尽量保持古建筑文物原有的特点和风格,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尊重历史文物原有的风貌。

(2)对古建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古建筑作为历史文物,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于各种古建筑,我们都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3)对于古建筑的修缮要坚持可逆性原则。可逆性原则具体就是在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时候,要尽量的在维修和修复的过程中运用具有可逆性的技术及材料,以便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后的技术和材料能够再次对其进行修复。通常使用这种可逆性的材料或技术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并还原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

(4)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古建筑保护及修缮的相关法律法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是一项系统和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所以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关于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方面的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

(5)提高民众对于文物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它更需要的是整个国家社会民众对于古建筑保护的重视。古建筑文物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在视觉上能够给予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在精神上更能够给予人们文明的震撼。所以民众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工作中去。

4 结语

古建筑设计与修缮是一项非常科学、严峻的课题,它密切关系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能否的成功传承。因此,政府、社会、学校和民间机构应高度重视古建筑的设计与修缮,从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材料和工艺的研究运用、后备人才培养出发,从根源上解决古建筑设计与修缮的通病。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古建筑维持原貌,并最大程度延长古建筑寿命,在我国璀璨的古建筑文化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舒国成.关于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1858-1859.

[2]杨春明,王志军.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古建筑修缮人才培养的重任[J].人才培育,2004(3):52-53.

[3]曹荣生.关于古建筑修缮的几点体会[J].建筑技术,2009(18):154.

[4]罗永周.以盘县普安州文庙维修工程为例--对文物古建筑维修工程的几点思考[J].卷宗,2015(8):463.

[5]杨群立.关于古建筑修缮原则的理解与把握[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N(1):423.

(编辑:周安琪)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