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因素

2019-09-10 18:21黄腾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温馨和谐

黄腾芳

摘要: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因素、学校的因素、教师的因素以及社会的因素。一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得到重视,非常令人担忧,随着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发展,个人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同时,要从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着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刻不容缓;温馨;和谐;潜移默化

一直来,整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不太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但学校仍在追求升学率,老师仍在搞题海大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他们的根本目标,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成为空白。据电视、网络报道,有不少中小学生的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如:偏激、冷漠、任性、妒忌、自私、自卑等,随着不健康的心理的发展,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出许多失误或错误,有违法倾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目睹这一切,我觉得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下面我來浅谈一下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因素。

一、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许多家长整天都是泡在麻将台或扑克牌上,从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不管孩子提出怎样的要求,都尽量满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慢慢地,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家长满足不了,就开始耍脾气,与家长产生对抗心里,实施对抗行为,有些孩子还用逃学、绝食等行为威胁家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得任性,在学校往往表现得不遵守学校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的不良现象,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的教导,都听不进去。有些家长张开嘴巴就是满口粗言,他的孩子在学校不可能是个文明、讲礼貌的学生。有些家长思想不求上进,脾气粗暴、易怒,生活、工作缺乏目标,在他身边的孩子也是不思上进的,人生也是缺乏目标的。有些家长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的衣宿住行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分宠爱,其孩子往往变得蛮横、随心所欲。孩子除了受家长自身的影响外,还受家庭的结构影响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随着离婚现象增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自卑、性情孤僻、厌学等,残缺家庭的孩子失去精神的依托,情绪往往不稳定,行为失常。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及生活秩序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的心理上就会失去平衡和支持,在学校经常表现沉默寡言、性情孤僻等异常现象。相反,如果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其孩子一定充满阳光,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可见,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若想孩子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必须要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必须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学校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学校里不知不觉中学习和受到影响。因此,优雅、干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校园环境建设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一般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又包括学校的校园建筑设施、公共设施、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等。美丽而坚固的教学楼、宽敞而明亮的教室、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都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他们的思想得到陶冶,情操得到熏陶,心灵得以净化。人文环境一般包括学校师生的关系、学校的风气、学校文化建设等。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不错,学生一旦亲近、信任自己的老师,与老师的关系融洽,将会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对人有礼貌;相反,在学校不听老师教导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不理想,纪律松散,不求上进。校风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比如:一个常见的转学现象,一个各个方面都表现好,成绩也优秀的学生转到一所校风纪律差的学校,他很快就会变得散漫起来,成绩也会有所下降;相反,一个纪律散漫的学生转到一所有良好校风的学校学习,他随之也会有一种紧迫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身努力,相信不久,无论哪方面都有所进步。良好的校风是得益于学校领导、全体老师、学生、员工共同的、长期的努力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遵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老师工作态度认真,精益求精,有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一所学校具有这样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师的因素

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许多老师还是不够重视,特别是一线教师, 他们很少有机会去参加专题培训、学习,平时又不能做到努力学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学科的教学,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没能很好地分析、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教师本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言行举止最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地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的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挫伤学生的心灵,因此,为了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有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四、社会的因素

当今是网络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后者甚为严重。因为一旦网瘾,就难以自拔,一上网就精神百倍,不得上网就网瘾难忍。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沉浸在网络上,慢慢地,就脱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自私、冷漠等;再说中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差,受互联网大量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吞噬,各种游戏的诱惑,一玩就是几个钟头,造成眼睛高度近视,脊椎严重弯曲,不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思想也被污染。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仅受网络的影响,还受社会形形色色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活动的影响。比如:打麻将、六合彩等,学生一旦迷上这些赌博活动,他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一切向钱看,心胸狭隘。

终上所述,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多种因素,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时时处处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的榜样。

(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温馨和谐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温馨家园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温馨小语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冬天别忘萌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