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

2019-09-10 18:21黄燕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朗读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结晶,入选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学生们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于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现阶段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发现诗词中的美。朗读教学作为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积累。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朗读;入境悟情

引言: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古诗词对于当代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其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与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促进教学的开展,而优化科学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而言,应重视朗读教学的应用。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有进一步的感悟。同时就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趣美予以感悟。

一、古诗词教学与美育

通俗来讲,美育便是我们常说的审美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观点的培养,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美育教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德育与智育作为美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以情感为纽带进行紧密的相连。同时相比于德育和智育,情感教育还具有更为复杂的特殊规律。总体来讲,美育、智育、德育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论是从内容还是语言情感方面,都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而这无疑也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

二、古诗词朗读教学优化简析

2.1、初读感知,读通读顺

在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词时,最基础的环节便在于要求学生能通过大声的朗读来就内容进行读通读顺,同时就诗词中的字音读的精准。而后可通过小组内互读等方式的开展,进一步理顺句子。学生在这期间也能就诗词的节奏与旋律予以一定的掌握。众所周知,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简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负有音律美。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而言,便十分的适合大声的朗读。同时由于孩童本身便富有想象力,其在朗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所以在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就古诗词进行反复的朗读。就古诗词的节奏美予以感受。例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的时候,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之后,我让学生分享了阅读这篇古诗词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这篇诗词的韵律很美,也有的学生说这篇古诗词不仅押韵,而且内容很短,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容易记忆。由此可见,初读古诗词学生便能有这么深的感受,而这种美好的体验也必将激励着学生更有热情的去朗读。可以说这种自由的朗读方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之后更为深入的朗读学习奠定了基础。

2.2、细读感悟,理解诗意

古诗词的内容大多十分精炼,但是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内容也相对的浅显易懂。在图文并茂的教材组织以及注释的辅助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更能就诗词本身的含义予以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就古诗词的意思进行查阅了解。例如看插图,查字典或是联系注释等方式,将原文的意思进行解读。同时将一些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予以必要的支持,适宜的点拨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加深印象。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就诗词的意思予以进一步的了解。而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的参与其中,同时放开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预留出充足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斩获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3、精读成诵,悟情悟理

朗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文字作品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也能在朗读的过程中得以在线。学生将诗词带给他的感受以朗读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本身也是自身情感的一种升级与流露。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烘托的“情境”,学生在参与其中时,能够有真切的感悟。

2.4、读、唱、画、演

学生在进行了进一步的朗读之后,作为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以自身较为擅长的艺术形式将这些诗词进行再现。可以通过绘画的、唱歌或是编排情景剧的方式,为诗词的进一步理解提供保障。例如在学习《渔歌子》一词时,学生在对古诗词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之后,便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将一派春光尽揽眼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也就古诗词的内涵予以更好的展现。

2.5、读中积累,改写创新

当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深入,其自身所掌握与积累的古诗词数量的增多,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必然有所提高。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就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中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在每周选取特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当学生在对古诗词的意境以及构思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也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需就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予以一定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改写或是创作。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时,在引导学生进行了上述的学习步骤之后,有一位同学便将文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改成“春暖花开又一年,吾当何时归故园。”如此一来,或许少了原作者笔锋的老道,但也不失为学生对于作者当时内心的一种体会与感悟。

结语:小学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朗读教学作为古诗词学习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也需要广大教职工予以积极的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升级,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提供可靠地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善红. 以读为本读中品味,读书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 课外语文(上), 2016(7).

[2]唐秀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J]. 新课程(下), 2013(11).

1、主持课题研究《新课改下课堂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于2014年6月获得国家级基础科研成果一等奖。编号:KYC809

2、所主持课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与研究》于2017.12结题,并获惠东县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编号:【2017】hdktjt005

3、所主持德育课题《“扬善”教育研究》于2017.10结题,并获惠东县德育科研三等奖。编号:HDDY201509

2015年5月参与课题研究《数字化与学校现代化的特色发展研究》,于2015.5结题。编号:2013120006

作者简介:黄燕舞(1978.3-),女,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五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工作。

(惠东县平山第五小学 广东惠州 5163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朗读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