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育建设,让每一个生命如花绽放

2019-09-10 19:51王晓芳
教育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顺义社团美育

王晓芳

顺义一中附属小学人这样定义自己的学校——师生成长的花园,师生学习的学园,师生发展的乐园。教育是培育和发展人的真善美的过程。三年来,学校以美育为己任,秉承顺义一中的优良传统,全面建构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生命在校园中都能如花般绽放。

重点学科重点设计,让师生发现美

美育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先后配齐了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7位艺术教师。一方面,在课程建构上,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成立了民乐团、舞蹈团、花棍团、男子舞团、合唱团、吟唱团、书法社团、美术社团等多个艺术社团。另一方面,加强社团建设,师生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例如:吴梓铭老师带领舞蹈团从零起步,坚持每天训练,自创自排舞蹈,在顺义区艺术节上夺得小学组第一名,在北京市艺术节展演上斩获第二名的好成绩。此外,学校还努力办好民族剧场。为了让剧场进校园,学校先后请来北京市木偶剧院、残疾人剧院等来校表演,中国杂技团带来的《杂技魅影》、中国音乐学院的《鼓乐四季》等都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还组织师生走进国家大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地观看演出,让师生领略艺术之美。

营造美好环境,让师生感受美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大到设施设备,小到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按照主题设计学校文化,让孩子们处处遇见文化,感受文化,在文化中成长,在文化中发展。学校按楼层设置了科学主题文化区、传统文化主题区、安全教育主题区、艺术教育主题区、体育教育主题区、学校主体文化教育区等。同时,显著位置设置传统文化、重大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宣传,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校体育馆的班级文化展示和主题文化展示,更是让孩子在运动之余品味文化之美。

引领师生共同成长,让教育幸福时刻流淌

首先,专业促进成长。学校以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动员和鼓励50%的干部参加了北京市名校的浸润挂职培训,直接对接名校;70%的教师走出顺义、走出北京参加各种主题的专业培训,始终站在课改最前沿。

其次,课程引领发展。一是实现多学科教学渗透,例如:语文通过古诗文诵读、传统文化故事展演,数学通过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美术课开展书法教育、臉谱绘画,体育课带领孩子们学习武术、太极等,共同奏响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序曲。二是充分利用课后一小时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比如,武术课程、早锻炼课程,强健体魄;晨诵、阅读课程,涵养学识;午间休闲丰富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安静阅读、电影欣赏、足球、羽毛球等,让孩子们爱上校园,感受生命的美好……

最后,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发现生活、自然和文化之美。如在引导学生绘制“我家根脉图”时,让他们明确家风、传承文化;走进顺义河北村民俗园,带孩子们了解顺义农耕文明。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立足于培养“有中国心、能做世界人的优秀小公民”的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多个学科、多种措施让孩子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以至创造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走在最美教育的路上,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做美育文化的践行者。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宋三

猜你喜欢
顺义社团美育
王顺义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顺义“农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美育教师
社团少年
“老兵”的无私情怀
文学社团简介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